美俄国防工业发展的不同路径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作者:林左鸣 来源:学习时报 2011-11-21 20:01:36
上世纪美苏长达40年的军备竞赛,两条道路,两个结果:在管理体制上,美国“商办官助”,苏联“官办无助”;在运行机制上,美国“军民融合”,苏联“军民割裂”。正是因为美苏两国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才导致了完全相反的结果。 上世纪“冷战”时期,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长达40年的军备竞赛。两国为保证武器装备技术领先,均不遗余力地发展国防工业,长期保持高额的国防预算。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竞赛中,美苏两国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美国在军事工业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经济实力也不断增强,并最终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苏联的军工产业虽然也得到显著提升,甚至在某些军事科技领域曾一度领先于美国,但其国民经济却在这场竞赛中被彻底拖垮,最终以国家解体而收场。 上世纪美苏长达40年的军备竞赛,两条道路,两个结果:在管理体制上,美国“商办官助”,苏联“官办无助”;在运行机制上,美国“军民融合”,苏联“军民割裂”。盘点这次军备竞赛,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美苏两国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才导致了上述完全相反的结果。在管理体制上,美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各军工企业在政府军备采购需求牵引下,充分利用军事高科技给人们的心理预期,通过产融结合、企业上市、企业兼并,在资本市场上广泛吸引社会资源的支持,为武器装备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保证。这样一种“商办官助”的体制为美国军工产业发展奠定了步入良性循环的重要基础。而苏联在僵化、封闭的计划经济约束下,其军工企业完全依赖国家投入,为了维持军备竞赛,政府不得不削减事关民生的经济领域的投资来满足军工企业需要;而一旦国民经济支持不下去,就停止了应有的发展活动,企业只能坐等政府财政预算的投入来“输血”,甚至通过转让已经形成的技术能力,“变卖家当”来勉强维持生存。这样一种“官办无助”的体制,最终导致了国民经济在军备竞赛中被拖垮、挤死。在运行机制上,美国军工企业坚持军民融合发展,在开展军备竞赛的同时,高度重视军事高科技向民用产业的转化,在军事科技领域取得技术成功的同时,迅速将其广泛应用于民用产业,实现商业成功后又“反哺”军工产业,如此形成了良性循环。 苏联则是军民割裂,几乎所有高科技和重工业都围绕着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来运转,忽视利用军工技术来服务于发展国计民生的其他行业,由于不能通过军工技术应用于民用产业来实现另类的“转移支付”,高额的军费开支因此犹如投入了无底洞,最终导致其国民经济崩溃,出现了“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结局。 海湾战争后,世界新军事变革兴起并快速发展,西方军工企业率先从武器装备供应商向军事体系服务供应商转型。美国军工产业的体制机制在政府主导下又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变革和转型。以1993年时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威廉?J?佩里主持的“最后的晚餐”为起点,美国军工企业掀起了合并浪潮。到2003年,美国就从当初的50个主要军工供应商,合并成为了 5个高度集中的跨军种、跨平台的军备体系的供应服务主承包商,他们通过“全产业链与全价值链集约化经营”,形成强大的研发集成实力和全球竞争力。同时,美国加大军工产业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力度,进一步促进了其发展由单纯需求牵引向需求牵引和资本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形式转变。这样一种转型为经济学中“供应可以创造自己需求”的供应学派理论提供了广阔的表演舞台,资本市场也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美国军工企业快速成长的沃土,美国军工企业借此不仅吸收了大量资金,而且获得了上水平、高速发展的巨大内在动力,终于实现了美国军工产业加速集约化整合,加快做大做强、提高全球竞争力的目的。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在政策层面上也给银行和投资公司进入军工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使军工企业快速成长为产融结合的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的大集团。通过一系列变革手段,美国军工产业终于较好地实现了新的国际环境下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所以尽管美国到处打仗、穷兵黩武,但是国民经济不但能够有效支撑,而且步入良性循环,不但越打越富,而且军工产业成为了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引擎。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制定了一个政治和经济改革双管齐下的目标,在经济改革方面采取“休克疗法”,结果使军事工业领域的改革走上一条与美国完全相反的道路。以航空工业为例,1992年俄罗斯解散了航空工业部,使其迅速化整为零,结果成了洒在地上的“一堆土豆”。各军工企业为了求生而各自为政,几乎把苏联几十年倾尽国力换来的军工高技术悉数变卖。2005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痛下决心,决定仿效西方实行军工行业集约化改革,然而囿于传统的经济思维,在如何整合、实现集约化的思路上举棋不定,对于按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军工企业和实现上市几乎只停留在口头上,行动异常迟缓,最终使得这种联合仍然只是基于产品平台专业化这种低级层面上的联合,与西方“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集约化经营”的转型相差甚远,远未形成军民融合的新格局。“一堆土豆”不过变成为“一麻袋土豆”而已,没有根本改变被动局面,因此可以说至今俄罗斯航空工业还没有走出困境。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