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潜规则推手来自哪里?
来源:云南网 2009-11-05 16:57:37
当前中小学教育形成了多项潜规则,央视日前曝光了其中八个,称“其积弊之深令人震惊”。一为“免试就近入学”异化为“争相择校”;二是择校费“被自愿”;三是奥数改头换面;四是升学率还在争第一;五是“重点班”改名“创新班”;六是补习班挂名“家长委员会”;七是“你的学生我来教”;八是全日制培训班集体易地补课。
有网友称:“说实话这些潜规则已经不需要曝光,这八条潜规则是广为人知,学生家长是深受其害,但也只能逆来顺受默默接受。” 作为学生家长,笔者更多时候也是这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但要说家长都是逆来顺受的受其害,恐怕又不尽然。包括我自己在内,对于就近入学还一时不能接受,宁愿付出更多成本为孩子择个名校。虽然有时看到孩子在名校完全成了学习机器,根本没有周末的闲暇时间,心想还不如转校就近入学,但是看到附近的学校校风实在太差,比如下课后初中男生在学校附近抽烟、调戏女同学等,便打消了就近入学的念头。除非教育部门有能耐保证所有学校的教育均衡,否则刹不住“争相择校” 之风。 在潜规则变成明规则面前,家长们并非都是“被自愿”,也有完全自愿的。众人皆知潜规则,换句话说就是众人皆接受潜规则,否则潜规则就不会发展壮大为明规则。不管是主动的接受还是被动的接受,客观上都与潜规则同流合污,才显得“积弊之深令人震惊”。 我曾经写过几篇支持素质教育的文章,比如支持湖南省率先在全国实行普通高中不分文、理科,认为这是湖南人“敢为人先”精神的表现,不能等高考模式改革后再来取消文理分科,而要“倒逼”高考模式。没想到却被网上的湖南老乡骂了一通:“你有孩子吗?你有人性吗?你想当然吧!一派胡言乱语!!!”我实在想不通,难道安于应试教育反而是为孩子好,是“有人性”?再看最近成都出台的素质教育新规,除封杀奥数外,还囊括了清理中考加分、严禁违规补课、规范招生行为等众多相关规定。然而新规出台首日,来自各方面的反对意见达到了2700条之多(见10月29日《人民网》)。这些骂声恐怕不再是出自“逆来顺受默默接受”者之口,也不完全出自教育部门的既得利益者之口,而相当一部分是出自一批“顺来逆受”,坚持不让教育改革解放自己的“逆反者”之口。 本报3日报道《我省中高考取消奥赛加分》之后,有举双手赞成者,也有一些感到失落的学科特长生及“想烧香都找不到庙门”的家长。昆明的不少奥赛培训班负责人担心政策会影响广大学生学习奥数的热情,进而造成生源减少。从这里不难看到,社会各界的“潜规则病” 已经病得不轻。不可否认,很多地方都像抓GDP一样抓高考的分数,使应试教育甚嚣尘上。但在云南等地,最大的潜规则推手恐怕并非来自上层。 “高考制度不改革,应试教育就改不了”是一种在底层流行的话语,但仔细想来不过是用高考来绑架潜规则。谁说高考制度完全没有改革和变化?早年的高考,那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不断扩大招生后,现在的高考不过是“两三个人过独木桥”,过不了这座桥的人还可以过其他桥,真用得着千军万马玩潜规则吗?说到底,八大“教育潜规则”,不过是习惯性地 “烧香”,家长们为了给自己找一点责任感和皈依感而找“庙门”,“庙门”为了满足众生心愿而招财进宝,可怜的孩子们成为香坛上的祭品。 从央视到我省教育厅,都吹响了教育改革的集结号,告别潜规则,是“不让国家和民族伤脑”(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语),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当然,要落实到不让孩子们伤脑上来,恐怕还会折腾一阵的,这与教育均衡的进度有关。但我还是那个观点,不能等高考模式改革完善后再来取消潜规则,要抓住机会自己解放自己。 一挥(春城晚报)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