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圈钱还是民意? 新七大奇迹评选结束但争议未息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7-07-10 10:45:32

  

    7月7日晚,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结果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中国的万里长城以最多得票名列“新七大奇迹”之首。约旦的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和印度泰姬陵,也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中新社发 张一浩 摄

  有人质疑评选意在“圈钱”有人认为奇迹是“民意”

  民间组织发起的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7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公布结果。中国的万里长城、约旦的佩特拉古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秘鲁的马丘比丘印加遗址、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墨西哥的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和印度的泰姬陵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其中,中国的万里长城以最多得票名列“新七大奇迹”之首。

  据了解,“新七大奇迹”评选其实甫一问世便出现了争议。其中,质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组织者可能借评选敛财;民间组织发起的评比,其可信度值得怀疑。而支持者们则认为,此次评选的意义在于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的“草根”选举。因此,新七大奇迹的最终诞生,也是“草根评选”的最终胜利。

  反对者:意在“圈钱”

  当新七大奇迹告诉大家用收费短信给新七大奇迹投票后,中国一些媒体和网友开始怀疑新七大奇迹基金会的动机。尽管有质疑声音,但新七大奇迹基金会并不讳言自己如何“圈钱”。

  在“新七大奇迹”网站记者看到,网上投票是免费的,但只能投一次票。而如果通过购买纪念证书的方式评选,则可多次投票,每个纪念证书售价2美元。此外,该网站还销售各种徽章和纪念品,推销去这些地方的旅游团,销售揭晓仪式门票和电视转播权等。难怪有评论说,“这是一种新颖的生财之道”。

  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揭晓仪式明天在能容纳6.5万人的里斯本光明体育场举行的话,以平均每张门票98欧元计算,“新七大奇迹”主办方仅从门票收入中就能获得约637万欧元。此外,当晚的电视转播权已卖给曾负责转播欧洲冠军联赛的代理商,这又将产生一笔不小的广告收入。除“圈钱”质疑外,另外一大质疑集中在民间评选的可信度上。对于该评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专门发布了公告,公告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当前的‘新世界七大奇迹’评选活动没有任何关联。”

    支持者:草根的胜利

  与质疑相对的还有另外一种观点———新七大奇迹的最终诞生,是“草根评选”的最终胜利。这些人表示,此次评选的真正意义在于完全由普通民众来决定哪些景点成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此外,他们还认为,国外非常重视民间组织。另外之前流传的“世界七大奇迹”,其实也是民间提出的,但它的传播力度和认可度却有目共睹。

  回应:新七大奇迹基金会所得款项将用于推动新七大奇迹

  在评选结果公布前的7月6日,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活动主办方———新七大奇迹基金会新闻发言人蒂雅·维尔容。

  记者:有多少人给新七大奇迹投了票?你们赚了多少钱?将如何使用?

  维尔容:我们是非盈利性的合法基金会,我们不以商业为目的,所得款项我们会在将来用于推动新七大奇迹的活动中。

  记者:就算有9000万人次参与了新七大奇迹的评选,但全球有60亿人。这是否公平?结果是否权威?

  维尔容:这是现有条件下最好的办法了。能够组织9000万人投票并不容易,除了互联网,我们还有电话和短信等方式,目的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进来。

  记者:中国人都很爱国,一些人将是否给新七大奇迹投票作为检验一个人是否爱国的标准。然而中国有13亿人,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是否对其他奇迹申请者不公平,你是否在利用中国人的爱国心?

  维尔容:不光是中国人,每个国家的人都爱自己的国家。我们不能阻止他因爱国投给本国奇迹一票,但这一票却并不会影响评选结果,因为每个人都必须同时投出七张票。

  记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发文否认与你们有关系。你怎么看?

  维尔容:是这样,我们从没有打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旗号。(记者 杨晓)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