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股份闹剧背后的房地产市场风险
来源: 南方都市报 2007-06-13 11:16:17
华发股份似乎上演了一出闹剧,还调动了很多主角配角与群众演员,而在这出闹剧的背后则折射出中国股市、国企股权转让、房地产市场等一系列问题。围绕华发股份各方博弈的结果,对于珠海的房地产市场将产生重要影响,华发股份作为一个合适的标本,因为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典型意义。
华发股份走的是一条房地产商常见的圈地、融资、开发之路。 这家处于成长期的区域房地产公司,从房地产公司核心指标市场占有率、土地储备等指标来看,在珠海等地居翘楚地位。只要看好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看好珠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谁也无法漠视华发股份的价值,得华发者得珠海,得珠海者当然就可以享受珠三角经济的发展红利、人口红利、房地产刚性需求的红利。 按照中金公司的报告,公司目前拥有土地储备450万平方米,73%在珠海,27%在中山,以精装修中高档住宅为主;公司在珠海房地产市场占有率将达20%,并仍将稳步上升。公司作为珠海地产龙头,业绩增长进入爆发期,未来五年有望以超过50%的复合速度增长,估算公司08年动态净资产值为每股39.74元,预测每股收益2.13元,08年动态市盈率17.8倍,估值水平低于可比公司。 华发股份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在经济发达、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有限的珠海等地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相当于拥有大笔黑色黄金。其背后的大股东珠海市国资委全资子公司珠海经济特区华发集团公司功不可没。但就像其他房地产公司一样,大量圈地的结果碰撞上房地产调控政策,导致资金链趋紧,78%的负债率让公司转挪困难。 因此不难理解,今年以来,华发的融资行为频见报端。2007年4月24日,华发股份公告称,珠海国资委已将华发集团的整体产权在珠海市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此举将导致华发股份股权变动。截至当日,华发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华发股份合计24.7%,据悉,华发集团整体产权的转让底价为18亿元,溢价并不算高。这被市场普遍解读为利好,因为不仅土地与资金可以对接,引进外来投资者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长期增长潜力。据称包括摩根斯坦利、淡马锡以及和黄等外资巨头都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华发股份仍在以项目合作引进财务投资者的形式谋求舒缓资金链。5月29日,华发股份宣布携手国际房地产私募基金———GATEWAY CAPITAL(基汇资本)展开股权及项目合作,共同投资16亿元开发华发新城,基汇资本负责提供资金并参与项目完成后的分红。据称陆续将有后续合作项目产生。 国资转让本属寻常,但此次转让却颇为敏感。一是房地产等敏感领域的国资转让本来就是易燃易爆地带,定价是否公允往往各说各话,争执不断。而5月31日至6月5日华发股份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刘克先生、董事副总裁王沛女士配合了珠海市有关部门的调查,则让此次股权转让无法摆脱幕后交易的嫌疑,据媒体报道,刘克传闻主要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个人涉嫌经济问题;第二个版本是在华发集团产权转让中向个别竞标人泄漏标书内容。 二是土地与外资的对接方式头顶笼罩着巨大的政策风险阴云,政府显然不会允许在国内房地产实行紧缩政策之时让外资抄了中国房地产的后路。去年2006年7月11日,建设部联合其他5部委下发171号文件《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被业内称为“外资限炒令”,今年6月11日,国家外管局网站上正式公布了由外管局及商务部共同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限制外资投资国内房地产业的通知”,据悉最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房地产将被纳入外商投资“限制类”名单。6月12日,华发股份公告,公司大股东珠海经济特区华发集团决定终止整体产权转让程序,绝非符合条件的意向受让方数量不够那么简单。 华发股份背后折射出一根产业链,区域核心房地产公司通过各种关系拿地,与政策博弈进行融资,事实上,华发股份还算是幸远儿,还有无数房地产公司排着队准备借壳上市,折腾数年最终无法如愿。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看上去太像黑幕,从曝光的情况来看也黑幕重重。通常的推断是,黑幕背后必然有不可告人的交易,华发股份的停牌、公告、总裁协助调查给了人们足够的想像空间。但掐住资金链控制房价肯定不是市场逻辑,反而会造成供应人为稀缺状态。我国目前缺的不是资金,而是通畅的融资渠道。 只有一种情况政府应该得到支持,那就是拓宽国内房地产融资渠道,让所有民众尤其是当地民众都能通过基金等分享房地产发展的红利。珠海是否能够模仿香港的领汇基金,通过公平透明交易使房地产让普通市民获利?如果结局才能让开发商、消费者、民众、政府四方共赢。否则,华发之结永远无解开之日,房地产之结同样如此。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