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汶川5-12大地震后一年多 笑脸诉说灾后新生活
选自:重庆日报   2010-02-02 10:52:27

梁平:“5·12”后一年多 笑脸诉说灾后新生活

“断臂天使”想拿残奥会冠军

往事回放:地震发生时,正在梁平文化镇中心小学念书的王彬本来已经跑到操场上,但看到老师和同学们还没出来,年仅8岁的她,又毫不犹豫地返回教室,帮助老师一起疏散同学,不幸被垮落的水泥板“切”掉了右臂。

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她只要听到哪个小朋友喊疼,就会上前为他唱歌加油,这份坚强和乐观感动了许多人,她也因此被大家称作“断臂小天使”,并获得“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称号。

喜看今朝:1月28日,阳光明媚。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坍塌校舍在旧址上易名重生为重庆市英利育才小学,这是地震后全国第一批完成整体重建并投入使用的学校。

这个涅槃后的校舍,成为梁平县乃至重庆市堪称一流的农村小学,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除了综合教学楼、学生公寓外,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多功能教室和涂鸦墙,老师们也用上了环保的液体粉笔。

在学校操场上,记者见到跟小朋友们做游戏的王彬,秀气的小脸被太阳晒得通红,兴奋地跳着长绳。每一次跳跃,她空空荡荡的右手袖管就随着身体左右飘荡,让人不禁心头一酸。

王彬对人热情,会仔细回答每一个问题,即便是一些她听不懂的问题,也会很认真地思索半天。

这一年来,她学着用左手写字、吃饭、自理生活,有时还帮着给3岁的弟弟喂饭。那些她不能独立完成的事———系鞋带、扎辫子、系蝴蝶结等,则由妈妈帮助完成。

“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喜欢跳绳、喜欢打羽毛球,现在上体育课我可以用左手打羽毛球。”说起自己的兴趣和梦想,王彬的话开始多起来,“地震那年我去看了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还看到了成龙,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残奥会上那些努力拼搏的运动员。”

“我想做一名运动员,去拿残奥会冠军。”王彬说,虽然现在伤口还时常隐隐作痛,但自己一定会坚强克服,一定会像那些残奥会运动员一样努力地生活。

“面孔女孩”要到北京上电视表演

往事回放:地震后,一名受到惊吓的女孩,在梁平县人民医院设在户外的临时病房接受治疗。她鼻孔里插着氧气管,眼神中写满恐惧与痛苦。正在地震现场采访的新华社摄影记者,用相机记录下这一令人心酸的时刻。一时间,女孩的面孔出现在各类媒体中,人们记住了这张面孔,也认识了这个名叫高雅倩的8岁女孩。

喜看今朝:和文化镇中心小学一样,梁平县礼让镇中心小学在地震中也遭遇重创。震后,学校接受社会捐助438万元,在原址上迅速重建更名为来宝小学,新建的教学楼为钢筋混凝土地基,能实现7级抗震。

“咚咚锵……咚咚锵……”虽然已经放假,学校里依然热闹非凡,走进挂着“癞子锣鼓训练基地”的音乐教室,只见十几个孩子敲打着手中的二鼓、马锣等乐器,锣鼓声快时若万马奔腾,慢时若行云流水,配合得天衣无缝。

曾令无数人心疼的高雅倩穿着小红棉袄,站在队列的最前面,脸上绽放着灿烂笑容,昔日因头部受伤而剃掉的头发已长得又浓又密,一头秀发辫成了两个小辫,很漂亮,让人无法把她与新闻报道中那张沾着尘土、写满惊恐的脸联系到一起。

“哥哥好!姐姐好!”训练暂停,小雅倩主动问候前来采访的记者。

地震后,高雅倩的伤势很快恢复,性格也慢慢变得开朗。在学校,她原先的成绩并不太好,现在已达到班级中等水平。课余,她还加入了梁山癞子锣鼓传承班,专门练习击打“马锣”的技艺,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山癞子锣鼓的小传人。

“校长说,中央电视台邀请我们去北京录节目,把癞子锣鼓打给全国观众听,到时候你们一定要看哦!”高雅倩说,她最爱听清脆的锣鼓声,这让她感觉充满力量。

倒房户新家宽敞、安全请大家一起来过年

往事回放:地震来袭时,梁平县和林镇平都村村民谭定伟和妻子、儿子、媳妇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年过七旬的父亲。所幸,父亲有午饭后出去走走的习惯,逃过一劫,可家里仅有的三间土墙房只剩下两间,还全部成了危房。

喜看今朝:1月27日下午,平都村里,一排排整齐的别墅式“小洋楼”,在冬日的阳光下流光溢彩,暖意融融。

谭定伟的新家就在村口,门口围墙上的水泥还没有完全干,外墙上贴着白色瓷砖,屋檐上挂着红灯笼,小楼里厨房、厕所、卧室一应俱全。“过完春节准备给内墙上涂料,弄得漂亮点。”看着新盖的三层小楼,他笑得合不拢嘴。

48岁的谭定伟回忆说,2008年5月12日晚上,听到父亲在电话里哭诉,他顿时傻了眼:家里年轻的都在外地打工,老父亲该到哪里安身?我们回家又住哪里?

政府没让他操心多久。很快,谭定伟家的房子被纳入了重建计划,特殊党费补贴了1万多元建房款,他向厂里请了几个月假,从广东回家乡建新房。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住上新房,还得归功于平都村的村民们。地震发生后,村民何玉华马上把谭定伟的老父亲接到自己家里照顾,分文不取。新房开建了,乡亲们忙完农活就过来帮忙,画线、担泥、推车,没少出力气。

谭定伟说,新家宽敞、安全,虎年春节,不仅一家人要团聚到一起,还要把左邻右舍都请过来,热热闹闹过年。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