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看《大秦帝国》悟管理大道
选自:价值中国 蒋小华   2009-12-28 13:35:59

    中国投资咨询网讯 近日,《大秦帝国》电视收视率一路飙升,以强劲爆发力“掠夺”全国观众的心。平时很少看电视剧的我,也被此情此景所感染。我认为,商鞅成功变法,让秦国崛起的关键:敬贤、敬法、共心、共魂。

    秦国自穆公称霸后,国力逐渐衰弱,时常遭受霸主国魏国的欺凌,秦国素来尚武,而忽略治国之道,然周边诸侯强国林立,虎视眈眈。秦国新君秦孝公开始意识到:穷兵黩武,无疑会断送国家前途,遂颁布招贤令以中兴秦国霸业,其中有一条:“如能助秦强盛者,将与君共享秦国”。于是各国士子纷纷入秦,其中法家士子商鞅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秦孝公临终前还打算将帝位传给商鞅,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和气魄。

    阅其招贤令让人油生敬意:秦公赢渠梁告天下之士:秦自穆公称霸,国势有成,大业有望。然,其后诸君不贤,历公、躁公、简公、出子四世政昏、内乱频出,外患交迫,河西尽失,函关易手,秦始由大国而僻处一隅。其后献公即位欲图振兴,连年苦战,饮恨身亡。当此之时国弱民穷。列国卑秦,不与会盟,且欲分秦灭秦而后快。国耻族恨,莫大于此。本公继位,尝思国耻,悲痛于心,今,赢渠梁明告天下:但有能出长策、奇计而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居高官,领国政,与本公共治秦国、分享秦国!

    当企业感叹没有人才时,须不知,其所缺的是能与人才分享的胸襟与气魄。如果敢分享财富、敢批驳自己、敢接受天下人才,还能不聚人么?古人秦公尚能如此重视人才,何况我们今人呢?看看秦公的招贤令,想想当今企业的招聘,不禁汗颜。特别是秦公布招贤令后,各国士子纷纷来到秦国,高度重视,但也不盲目任用,而是不惜代价用三个月时间让其考察秦国,然后拿出方案,以才定岗。

    2、共心论:君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在商鞅分析完强秦九论之后,直陈赢渠粱变法三难希望得到赢渠梁的认可:1、竭诚拥戴变法的新锐骨干,居于枢要职位;2、法制不避权贵,宫室宗亲违法与庶民同罪;3、国君须对变法大臣坚信不疑,不受挑拨,不中离间。三难,处处都在骨节之处,就是放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很多企业管理人都是做不到的,在众多的制度中都会有一条:总经理特批款项。而赢渠梁却向商鞅对天发誓: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绝不负君。商鞅大为感动: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作为秦国君主,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商鞅变法,是变法得以成功的基础,松柏指的是商鞅,作为变法谋士,他制订了变法的全套方略,并且不留情面雷厉风行地推行,正因为有“青山松柏”亲密无间的合作,才有变法的成功与秦国的富强。上下同欲,惺惺相惜,永不相负---这正是如今企业缺少的精神。孙子兵法中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帮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企业与员工若能实现青山与松柏般的关系,何不成大事。

    3、共魂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海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雄!秦国的国歌,所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八个字,无论是在最艰辛的时刻,还是在最激励人心的时刻,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山野里,每次响起,都会让我肃然起敬。无论是衣衫褴褛的老秦人,还是衣着华贵的世族,他们对老秦国的期待都是令人振奋的。

    多数企业有自己的口号,如何能够达到秦人之境界,是当下企业思考的重点。造人先造魂,团队必须有灵魂,让其深深扎根于员工心中。这个魂不是单纯个人梦想,而是全民共同的梦想。当然,这个魂往往从首任指挥官身上挖掘与体现出来的。

    4、敬法论: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鞅变法强秦,以法治国。通过推行强秦九论,让贫穷落后的秦国走向强大,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特别是让法治理念深入民心,能人所不能改变的境界。在实施变革当中,不乏血的代价,商鞅不畏强权势力,秦公不避亲人,为秦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战国策》对此事的评论是:“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追求法治、完善法治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如果说企业还不够强大的话,其关键还是在于法治精神,造成制度执行不能彻底,多数企业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执行手段,缺乏强有力的高层支持。

    《大秦帝国》值得一看,这种励精图治、事业高于一切的精神,这种从弱小到强大的管理大道更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