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不能只“感动”少数人
选自:红网 2009-12-08 09:31:05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一年一度的CCTV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于12月7日起再度拉开大幕。作为中央电视台自2002年起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已经连续七次举办,今年是第八次评选。它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过去七年间,《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七十多位人物,其中有徐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张艺谋、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扬子晚报》12月7日) 应该说,这些年《感动中国》评选出来的年度人物,大都够得上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高度。不过,由于央视的评选结果带有一定的官方倾向,对公众的意见重视不够,特别是一些公众普遍认可的人物最终落选,更让广大公众无法接受,也使得人们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心存质疑。 最典型的例子是,曾两度入选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的白芳礼老人,两次落选央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这位可敬的老人在74岁以后,靠蹬三轮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生,就是这么一位感动了无数网友的老人,却没能获得认可。在2008年3月13日,老人去世三年后,在46家网络媒体联合举办的首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在这个没有奖品、没有奖金没有颁奖晚会的网上评选中,老人终于“感动中国”。于是有人发出这样感叹:“他感动了中国,为何感动不了央视?” 当然,由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额有限,而在我们生活当中,每一年度都会涌现出许许多多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这些人物不可能都被评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我们也不能苛求央视保证评选上的年度人物能让所有公众都满意。不过,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标准和尺度上,央视需要更多地接纳社会公众的意见,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些得到公众一致认可的人物,一两次意外落选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公众能够理解,但如果这样的次数多了,人们就会对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逐渐失去兴趣,最终会失去广泛参与的热情。 对此,央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去年46家网络媒体联合举办的首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虽说不设奖品、奖金,也没有央视那样宏大的颁奖晚会,但其参与人数、参与热情丝毫不亚于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主要在于这次评选采取网络投票方式,代表网络舆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2009年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就要启动了。希望央视能够正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将公众意见作为一条重要标尺,评选出达到一定高度,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具有广泛公众认同感,真正震撼人心的年度人物来!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