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童木
《一休和尚》
记录·回忆
动画片:《一休》阿童木……
讲述人 编剧 自由撰稿人 阿莫
每次开心时我会唱这首——说是一首,其实只有两句——“钟声当当响,乌鸦嘎嘎叫”。上大学时室友问我唱的是什么,我惊讶地反问:难道你们没看过《一休》吗?这是《一休》里那个永远快快乐乐长不大的小叶子常唱的歌。一休“咯吱咯吱”想得太辛苦,这一首才代表了理想状态的童年。或许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态度,一休如何如何聪明我都忘得差不多了,但傻傻的新佑卫门、或胖或瘦的师兄弟却仍然记忆犹新。
后来我的室友们也学会了“钟声当当响,乌鸦嘎嘎叫”,只要我唱前一句,他们就会齐声唱后一句——竟然还带着些和声的意思。如今我们天各一方,每当唱起这两句,我就会想起他们。《一休》以这样的方式进入了我个人的历史,倒实在出人意料。我觉得,动画片对我们的影响总是不知不觉的,它不是什么大事大非的问题,但当你某个时刻想到了,总是会让你兴奋好一阵子,跟别人说起来,也会聊得兴致勃勃,我就曾经跟一些人只是聊动画片,就在咖啡厅聊了一晚上,后来想想,那一次的聊天真的是淋漓尽致啊。
铁臂阿童木5岁半了。对于上世纪的科幻作品,跨越千禧年总是个不小的诱惑。手冢治虫把阿童木的生日定在了2003年4月7日。据说2003年4月7日这一天,日本崎玉县新座市给阿童木发了一张身份证。
1963年,铁臂阿童木从连载漫画里飞进了电视机,在日本引起轰动。对于中国人来说,阿童木的生日应该是1980年12月——具体哪一天搞不清楚了,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铁臂阿童木》。我记得最清楚的台词是“十万马力”,阿童木每次要飞起来的时候,必说这四个字。自此,国外的卡通片汹涌而至,其劲头何止十万马力。80后、90后、00后的小朋友们,终于不用再死死抱住《大闹天宫》。《铁臂阿童木》、《花仙子》、《聪明一休》、《鼹鼠的故事》、《变形金刚》、《叮当》、《蓝精灵》等等等等,一连串能让人引颈期待的名字以十万马力前赴后继地涌进我们的小小电视机跑进我们开始精彩的童年,动画片,在这个年代用自己最特有的形象征服了所有保有童真的人们的心。我们纪念逝去的童年及童年快乐,雷打不动的傍晚六点半,只有八个频道的卧式彩电(80年代早期甚至还是九小黑白),似乎已经成了那一个时代的印记。
说起来有些奇怪,从三十年前到现在,我们自己的电影、电视、音乐,即使谈不上星火燎原,也算是星星点灯,偶有佳作。唯独卡通,仍然是《大闹天宫》高山仰止,一峰独秀。前几天陪小孩子看电视,中央台力荐的《西游记》,原来不仅没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反而在《大闹天宫》的山坡上,往下滚了好几公里。原创卡通乏善可陈到什么地步?只剩下抵制《功夫熊猫》了。虽然真人版的《变形金刚》非常震撼、半真人版的《贝奥武夫》颇有创意,但最接近人类视觉想像极限的,仍然是纯粹的卡通——我们不仅能够创造一个超现实的世界,还能创造完美的自己。卡通就是那根胡萝卜,我们的想像力就是那头推磨的驴。早在那个缺乏技术的年代,我们已经让动画片为我们插上无限想象的翅膀,早就到了Mission Impossible的境界了,要倒回去已经不可能了。
何况技术其实不是问题,像所有的中国制造一样,你看到的著名卡通,有不少已经是来料加工了。承认自己没有想像力,却是件痛苦的事情。不过,我们最缺的,不是想像力,而是童心。一个没有童心的人,不用对他的想像力抱什么指望。当无数人把《康熙王朝》、《雍正大帝》当作视频教材来看,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自然就会把卡通当作是哄小孩子的玩意,不屑一顾了。所以,是的,阿童木只有5岁半,现在才是“阿童木们”的世界。
EVENT年度事件
西方流行乐队首次在中国演出。英国“威猛”乐队在北京、广州的演出轰动一时,北京的门票是5块一张,相当于普通中国人半个礼拜的工资,黄牛票卖到了25元/张。
1985年《黄土地》
获瑞士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第29届伦敦电影节伦敦电影研究所电影奖、第7届(亚、非、拉)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
歌手海外参赛
青年歌手常宽于1985年10月参加了东京第16届世界音乐节,以自己作曲的《奔向爱的怀抱》获得总指挥奖,开中国大陆歌手赴海外参赛之先声。
郭峰于1985年创作了《我多想》,成为最早成功的流行音乐作曲家之一。
PRODUCTIONS年度作品
《警察故事》
《警察故事》的出现标志着成龙的电影正式从清末民初环境氛围走向当代都市,而成龙塑造的“警察陈家驹“形象亦成为他电影创作的一个里程碑。
《阿信》
电视连续剧《阿信》在日本播出后,引起轰动,出现了声势颇大的“阿信热”。这股风潮后来直接影响了国内几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