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中国油画市场需要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2008-10-24 16:31:30

  有这样一批画家,当初他们怀揣油画梦想跨出国门,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镀金”之旅。在经过一番洗礼后,如今他们带着不同的“印迹”回到祖国,或“荣归”、或“溃败”。他们是庞大的“海归”队伍中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归国“旅途”更令人好奇。他们在国外的事业道路怎样,为何又回到国内?为此,记者采访了目前在苹果社区已经成为邻居的旅美画家陈宁尔、尚丁和郜少华,以及独辟蹊径的旅日画家张晓东,听听他们的回答。

    5年是道“坎”

    谈到去美国发展油画事业的感受,尚丁与郜少华不约而同地用“自由”这个词做出了准确的形容,尚丁更是用“兴奋”来形容初到美国时的感受。他介绍,由于油画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作为一个学习油画的中国人,自己一直想去看看正宗的油画是怎样的。当时,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在中国接触不到国外的油画作品,尤其是原作,更不了解西方的生活方式。尚丁认为,与耳朵听到的东西相比,更应该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东西。

    然而,初到美国后所带来的“自由”让尚丁感到高兴的同时,又有些许迷惑。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生活上的考验。尚丁坦言,出国前由于自己是军旅画家,每月都会有工资,一些生活开销也可以报销,在生活上考虑的不是很多。在美国却不行,突然觉得面临的都是选择,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都要靠自己了。

    对此,郜少华也深有体会,到美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开阔眼界,拓展生存空间。郜少华说:“初到美国时,我经过5年的时间,才使得自己的事业有所起色。当时,我在夏威夷大学进修,以前在国内的生活很安逸,而在美国完全就要从头开始,刚开始不知道要画什么,也不知道怎么画。此后,我尝试去画一些有当地特色的作品,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市场。现在夏威夷人都很喜欢我的作品。”对于在美国的事业及生活,郜少华告诉记者,一个画家到美国之后,5年是一道“分水岭”,也是一道“坎”。迈过这道“坎”,就可以在美国生存,也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迈不过去,也就失败了。在这个过程中,画家要不断调整自我,找到想要的东西。国外的艺术市场非常开放和自由,不会有条条框框的限制,这就更需要艺术家尽快找到自我定位,确定自己的生存空间。

 只为一条不同以往的路

    不同于大多数艺术家去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寻求正统油画艺术的道路,张晓东把目光投向了邻国日本。他坦言,当初没有考虑去美国和法国,是因为日本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值得学习。日本这个国家很奇怪,它会吸收各个国家的文化,美国、法国、中国等等,同时自身的传统文化却保持得很好。出国前,张晓东的作品和很多画家一样,都是以写实为主。但到日本后,他惊奇地发现,当地的艺术家画油画的很少,写实风格更是少见。此时,张晓东开始思考自己新的绘画方向。

    与很多艺术家在异国他乡的不被认可相比,张晓东绝对称得上是幸运儿。刚到日本的第三个月,他便在丰田公司举办了个人画展。要知道,个人画展对于日本年轻艺术家来说都很不容易,更何况是一位刚到日本的中国人。第二年,日本首相的接见,是对这位艺术家的肯定,也让张晓东着实风光了一把。但是,这些荣誉并没有冲昏张晓东的头脑,他一直在走商业美术的路线,他明白这不是他想要的。张晓东说:“在看到日本艺术的多元化后,我也在反思,油画不只是通过写实的手法展现。如果为了学这个,我更应该去美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而不是选择日本。”此后,张晓东决定重新进入学校,重新学习。

    在日本的生活中,张晓东发现日本人对动漫的热爱是空前的,已经成为一种全民族的“草根”艺术,这种“全民热爱”的结果就是日本动漫的年产量占全世界的60%。中国则把动漫看做小孩子的专属产品。同时,在学校里,张晓东看到日本学生们的作品都非常大,画的很细致,这在中国是没见到过的。张晓东坦言,这种“细致”使他确定了新的绘画方向。此外,他发现中国的当代作品表现的太严肃了,日本虽然也存在这种严肃的当代艺术,但“可爱”文化已经席卷全球,他认为艺术更应该是轻松和纯净的。

中国油画市场需要“可爱”

    在日本生活的17年中,张晓东时常回到中国,他看到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各种艺术类别都在发展,惟独“可爱”文化十分稀缺,没有人意识到它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一股风潮。以前,中国的文化非常粗犷,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一种细致的生活,于是张晓东决定回国发展。他说:“我觉得目前在日本艺术界有我没我都无关紧要,中国则需要这种文化的存在,我要把这种文化带回中国去。目前,中国并没有现代美术的环境和必要的教育,专业人士都没有研究,更不要说让公众去接受它。”张晓东认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流程就是要让高高在上的艺术大众化,宗旨就是走向平民。以前的油画都是贵族的玩物,慢慢地,艺术家就会让艺术品大众化,走向互动。现在音乐、媒体都在发生这方面的转变,艺术也不例外。

    张晓东表示,“其实我在1999年的时候就想回国发展,那时798还没有开始发展,实在没有这种气氛。2003年798开始发展,那时很想搬到那去。但后来它的发展与我的状态开始偏离,工业化的痕迹太严重了。西方希望我们表现的东西,在798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中国最需要的东西体现却很少”。

“海归”画家终要“归根”

    1977年,一幅名为《更喜岷山千里雪》的作品引起了全国的轰动。此后,他的作者陈宁尔在44岁时毅然决定去美国发展。当谈到出国的动机时,陈宁尔感慨地说,油画技法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发明的,所以想看看发源地是怎么回事,跟在国内接受的苏联式画法有什么不同。1987年,在大雪纷飞中,他到达了美国纽约州最北的一个大学城。半年后,又转到了纽约市的一所艺术名校,完成了3年的进修。旅居美国期间,陈宁尔的事业要比尚丁和郜少华顺利很多。在当时那个号称有1200家画廊、10万艺术家的世界大都会,他熟悉了一大批画家和画廊,开了一些个展,拿到了一些订单,接来了家眷,办了绿卡,此后更有以他名字命名的画廊,在纽约一住就是20年。但是,陈宁尔并不满足于这种安逸的生活,他开始想画尽回忆里的乡土风情,这是他所热衷的。此时,陈宁尔开始萌生了回国的念头。陈宁尔说:“在美国的发展好像是‘天空’,但没有‘土壤’,真正的土壤还是在中国。”对此,尚丁和郜少华非常赞同,这也是他们回国的理由之一。

    陈宁尔表示:“一位画家不管在海外多少年,最终还是要回到祖国,民族的东西才是最吸引我的,我现在想画的是乡村的灶台、烟囱等东西,这才是最民族的。我现在已经不为生活担忧,只想把自己想画的东西尽量表现出来。”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