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中国GDP可能跌至8%底线 通缩或猛于通胀
来源: 人民网   2008-10-17 09:54:14
     紧随GDP下滑而出现的就将是CPI的明显下降。这恰恰和最近一年来在国内发生的高通胀情况相反。

财政部前部长项怀诚昨日出席中国企业全球并购论坛时旗帜鲜明地指出,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预计我国在未来几个月乃至相当长时间里可能面临经济发展减速、出口减少、财政减收、外汇储备缩水以及待业人员增加等情况。

尽管乐观者多认为“发迹海外的金融危机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但越来越多来自权威层面的声音显示:我国经济或许很难从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全身而退。

那么,金融危机究竟将对我国经济和我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或许,我们可以从1998年发生在香港和内地的情况中略窥一二。

GDP:或跌至8%底线

如果金融危机冲击宏观经济,给老百姓带来的最大改变莫过于经济“由热转冷”,广为国人所熟知的GDP增速将会出现明显下滑。

最简单的例证是,目前在欧美等国,金融危机正往实体经济蔓延,初步显露出演变为经济危机的征兆。而随着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大幅放缓,中国出口必然受到影响。作为长期以来拉动我国经济的马车,出口的下滑对经济影响巨大。

根据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的测算,如果我们的出口从20%以上的成长变化单位数的成长,我国的经济增速就可能从12%变为8%到9%。

事实上,这点已经在我国在1997年以后的宏观经济数据中得到验证。正是由于1997年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环境的骤然变化,我国在1998年经济增速仅为7.8%,1999年更是下滑至7.1%的近年来最低点。

可见的事实是,从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GDP年平均增速为9.8%,1998年和1999年的低增长带来的直接效果便是:8%从此被普遍认为是官方和学者共同的“心理底线”。

而根据耶鲁大学陈致武教授的观点,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GDP增速为10.4%,百姓能感觉到的增长率约为6.2%。因此,如果GDP增速下滑,百姓腰包“缩水”之感将会十分强烈。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包括炒股在内的财产性收入对居民的影响。经济形势下滑,股市暴跌,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过去一年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亏损”乃是全民不能承受之轻。

CPI:通缩猛于通胀

紧随GDP下滑而出现的就将是CPI的明显下降。这恰恰和最近一年来在国内发生的高通胀情况相反。

根据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提供的数据,在1997年香港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几年内,我国的CPI数据纷纷随经济减速而呈现负增长。其中,1998年我国CPI指数为-0.8%,1999年,我国CPI指数更是下滑至-1.4%。

很多人也许会问,CPI负增长了,物价终于不升反降了,难道不好吗?

很不幸,答案恰恰是“后果很严重”。简单地理解,物价之所以下降,根源在于企业生产的东西超过了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譬如,企业生产的出口不了,转入国内销售,但国内市场根本无法消化;大量商品找不到销路。

如是经济状况带来的结果只有一个:企业盈利变差,员工工资收入止步不前。更有甚者,企业倒闭,员工失业。

不过王小鲁指出,当年的数据可能存在“失真”因素。从1998年的发电量来看,经济增速应该明显低于8%。这就意味着,如果这两年我国经济增速真的跌至8%这一心理底线,感觉会比当年好一些。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