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苏富比"20世纪中国艺术"落槌 老油画遇寒流(图)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08-10-14 09:32:41

朱铭的《太极》

    一向被视为中国艺术市场风向标的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已落下帷幕,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相关专场来看,成交情况似乎并不理想。尤其在有关老油画的“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上,推出了拍品112件,而成交的作品数量仅为39件,成交率仅占总上拍量的35%,成交金额则为3068.098万元。

    从成交状况来看,与春季相比实有太大落差。在春季香港苏富比的“当代中国艺术Ⅰ”专场,主推在拍卖市场较为成熟的现代油画大师之作,作品上拍量虽不多,仅为57件,但成交率达到81%,总成交额为9550.109万元。与之相比,秋季的作品上拍量增多至春季的近2倍之多,但在成交数量上却并不及春季的46件,在总的成交金额上更是仅占春季的三分之一。从作品均价来看,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中“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的平均作品价格为78.6692万元,未过百万元,而春季的数字则达207.611万元,是秋季的近3倍。在成交高价上,秋拍的情况也远远不及春季,在春季拍卖中,有2件作品突破千万元大关,最高价为郭柏川的《北京故宫》创下的2584.7125万元所得,而百万元以上的拍品则有18件,占整场拍卖的32%之多。

    相反,在秋季拍卖中,不仅最高成交价仅为国际艺术大师赵无极的《二000年八月七日》(2000年作)创出的371.36万元,且在这一专场中成交价格超过百万元的作品也仅有7件。而一些如林风眠、庞薰琹等早期油画家,以及写实画家罗中立、陈逸飞等市场一贯走好的艺术家作品却只处于几十万元的成交价位区间,这与上拍作品的质量有相当大的关系。而有更多估价颇高的作品则遭遇了流拍的命运,如陈澄波的《猫鼻头(涛声)》(1939年作)估价1800万-2500万港元、廖继春的《观音山》(1961年作)估价为180万-250万港元、陈逸飞的《高原藏人》(1999年作)等等。可见老油画在香港苏富比的秋季拍卖中表现出了异常的市场趋势。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