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警惕保险资金“搅浑”房市
红网    2008-08-28 10:03:36
  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对包括《保险法修订草案》等在内的多部草案进行了审议。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拓宽了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规定保险资金可以投资于不动产。
(8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
  
  应当说,我国现行保险制度设计的资金运用比较狭窄,仅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随着保险市场的蓬勃发展,目前国内已有中外资保险公司100多家,保险业总资产约3万亿元人民币,2007年中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2.7万亿元,是2000年的10.5倍,高额的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已成为限制保险业发展的“短板”。
  
  基于保险业整体发展的需求,全国人大原则通过了《保险法修订草案》,该草案增加了近五十条内容,进一步拓宽了保险资金投资范围,首次明确了保险公司可以投资不动产,这不仅对目前有钱没处花的保险资金打开了不动产投资闸门,也为巨额保险资金保值增值提供了宽阔的空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保险法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后,多数保险公司开始对房地产领域虎视眈眈,视房地产为不可多得的肥肉,甚至喊出了“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将拯救房地产业”的极具煽动性口号。
  
  事实上,近年来,保险公司以“总部办公”名义抢夺核心商务区商用物业的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已有超过10家保险公司直接或间接投资房地产行业。以中国人寿为例,公司在北京金融街地区所购置的F-1大厦总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投资额达到19.6亿元。业内人士称,一旦草案通过,中国人寿投资收益将实现翻番,并大幅提升该公司股价。
  
  让人忧虑和不安的是,由于不动产投资这一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宽泛,究竟哪一个领域保险资金不能涉足,以及详尽的投资比例,《保险法修订草案》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笔者觉得,依据现有房地产发展态势和经济环境,不动产投资不应包括房地产领域,如果保险资金大面积进军房地产市场,很有可能“搅浑”房市。
  
  一方面会影响到中央调控房市已取得战果。就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而言,中央政府系列调控组合拳,已开始见效,有很多城市的房价逐渐回落,这意味着,房价正朝着理性的轨道迈进。如果在这个非常时刻,保险资金大举进军房地产市场,无疑是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不仅会使国家的调控政策功亏一篑,更为重要的是,会“搅浑”正日渐“透亮”的房市。
  
  与此同时,前车之鉴,不能重犯。在保监会成立前的90年代,保险资金曾经偿试过进投资房地产领域,由于光有热情,没有风险意识,大批烂尾楼成了保险资金大面积亏损的见证,保险会成立后,很快叫停了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的举措,现在,尽管过去10多年,房地产仍旧是高风险的行业,轻易投资房地产市场,很可能会重蹈覆辙,落个“赔了夫人又折兵”下场。
  
  此外,时机仍不成熟。目前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整周期,宏观调控政策在短时期不会放松,因此,站在这个视角来看,保险资金入房市时机仍未成熟。笔者的意见是,在这个时期,保险资金投资应找较保险和稳妥的现有成熟项目。譬如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京沪高速铁路股权投资项目、保险公司全体参与的12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试点项目等。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