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阳光理应普照外来工子女
红网 2008-08-27 17:51:15
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
在农村和城市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教育部长周济指出的那样,它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让人欣喜的是,国务院的这个决策,特别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让国家政策的阳光雨露播撒到一个巨大的盲区,使教育公平的实现有了政策上的支持。 众所周知,进城务工人员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庞大的新兴阶层,作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此同时,他们也成为城市与农村二元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亦工亦农,又非工非农,他们在农村长大,又在城市里工作生活,然而,城市的福利待遇却与他们无缘。他们为城市的现代化付出了青春和汗水,却荒芜了自己下一代的教育。以至于“留守儿童”成为我们这个社会永远的隐痛。为了不再有“留守儿童”的悲剧,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把孩子们从农村接到城市,然而,城市只接纳他们创造的财富,却拒绝接纳他们的下一代来城里接受教育。户口这个壁垒,无情地将他们挡在社会福利的外围,成为被社会抛弃的边缘人。他们的孩子既享受不到出生地的教育优惠,更无缘城市的教育福利。想要上学吗?对不起,请交纳赞助费吧,还有什么学杂费、好处费、跨地区费等等,应有尽有,不一而足。于是,上不起学的外来工的后代们,不得不去城市边缘的私立学校。这些学校由于破旧不堪,师资不足,又常常成为城市管理部门清理整顿的对象。同是祖国的花朵,同在一片蓝天下,外来工子女却求学无门,不得不沦为新的文盲,甚至成为危害社会的渣滓。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样的悲剧已经在不少地方上演。 然而,只有政府教育公平的政策,才能真正消除这种教育不公。不过,好政策的关键在于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又在于经费。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强调,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经费的落实,不挪用,不挤占,积极进行督查和检查,形成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那么,"中央财政将根据各省义务教育阶段实际接收的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给予公用经费和办学条件两方面的奖励。"有什么具体的措施保障政策的贯彻实施?这样的好政策最终能否得到落实?这不能不让人担忧。要知道,在普遍实行义务教育学杂费免费的农村,同样有大量上不起学的孩子啊。 新闻告诉我们,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将惠及全国2.59万所城市中小学的2821万学生。每位学生每年可免交190元至350元不等的费用。可是,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来说,其费用又何止这些!这区区几百元的学杂费,与动辄数千元的择校费等费用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 当然,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为国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就学问题而倍感欣慰。凡事都有一个过程,但愿这个过程越短越好。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