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亲情作业”为何遭遇尴尬?
红网 2008-08-22 10:58:59
这个暑假不少中小学,甚至大学都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亲情作业,虽然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目的一致,即让学生感悟亲情,孝敬父母,并学会生活自理。近日记者采访发现,这项实践作业不受学生待见。
近年来,由于中小学德育教育缺失,导致许多学生出现系列问题:漠视亲情、不守诚信、不懂感恩、自理能力差……。针对这一现象,学校给学生布置亲情作业,努力为学生们补上这一课,可谓用心良苦,为何反而落得“中小学生不屑,大学生认为幼稚”的尴尬境地呢?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受升学压力的影响。过去,在升学压力下,学校和家长都陷入了这样的误区:重学科学习,轻德育培养,一切围绕分数转。分数考得高,不仅意味着可上一所好学校,可少交不少学费,还直接影响着毕业后的找工作,同时还影响着老师和学校的晋级和奖金,真可谓“分,分,学生和老师的命根”。现在讲素质教育,学校开始重视德育教育,升学率说得少了,应试教育表面上是没有市场了,但暗地里,“升学率”仍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仍在无形地左右着学校和教师的思维和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哪有时间去做“亲情作业”?家长们又怎么去配合学生做好“亲情作业”? 再者说,如何布置“亲情作业”也值得好好研究。“亲情作业”是否只有在家中才能完成?回答是否定的。“亲情作业”肯定离不开家庭,但绝不应仅仅局限在家庭,而应该渗透到学校的日常教学当中,让学生在校内也能接触到德育作用,比如报道中李校长每天都要完成“弯腰作业”---随时捡地上的废纸,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到同学们,学生们看到了也会来效仿。实施德育作业的方式应不拘一格,关键是教师和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参与,而不是某一种固定的模式。 “亲情作业”对于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体恤父母、不懂得情感建设和发展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及时的补救,值得充分肯定和推广。但怎样布置“亲情作业”,怎样使“亲情作业”既让学生们感到生活丰富多彩,又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同时还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却是一门学问,值得学校和老师们认真思考。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