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这部华语大片,一扫国产大片的闷气和变态,带来了一股新风潮,从中可以看出未来大型商业巨片的某些走向。它结合了好莱坞的快速叙事传统,又加入中国文化所擅长的抒情性,其具体体现就是慢镜头和空摇镜头,比如,以咏叹调手法表现周瑜出场,一组叠印镜头,山河亦为之变色,使这部缺乏历史感的历史剧,没有像其他商业电影一样一味地快,而是充满了让人回味的片段。
但,《赤壁》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它技术上的成熟,而是它令人捧腹的CAMP(坎普)特色。“坎普”这个词语见于苏珊·桑塔格的著作《反对阐释》,大概意思就是“韩乔生式”,它无法有意为之,创作者越严肃,越当回事,欣赏者越感到滑稽,有一种被意想不到的恶趣砰然击中的感觉。
可以说,这部电影因创作者的无意识而成全了观众的伟大。下文要提到的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有一句名人名言,我很喜欢:“你可以低估我的人格,但不可低估我的智商。”
《赤壁》确实是一部让观众促狭的智商得到很大满足的电影,有没有低估谁的人格我不清楚。
老话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因为三国最能暴露一个人的思想倾向。我大致做了一个区分。
罗贯中的《三国》是文三国,以刘备诸葛亮为中心,宣扬儒家文化,以德服人。
易中天的《三国》是后三国,虽然角度变了,以曹操为中心,骨子里的那点东西还是儒家文化,但更能和平民套近乎,更功利化。
而吴宇森的《三国》是武三国,以周瑜为中心,表达的是吴宇森自己的政治倾向,即政治亲善。在这部美学上略显夸张和卡通色彩的《赤壁》中,我们甚至看到了刘备在艰苦的环境里还不忘编草鞋,以及关羽张飞等与百姓打成一片的情节,充满了红色革命的隐喻。
这是《赤壁》政治上的无意识。它既迎合,但又在内心感受上希望置身其外。
另一方面,是它在性别意识上的无意识。据说,在下集里,小乔将亲自去曹营卧底,对曹操施美人计,还让曹贼把脑袋枕在她的长腿上。亏得周瑜居然同意了!看完《赤壁(上)》的观众,都对这一情节抱有极大期望,想看林大美人如何施展美人计,那一定充满了摇头和欢笑。
表面上,《赤壁》极力表现女性的美丽与勇敢,她们能让男人销魂,也能让男人出糗,可是从上集已经能看出一些端倪,故事要继续编下去,她俩就非去曹营不可。为什么呢?
原来,《赤壁》的创作者在无意识间,竟然展现了一个男性的奇异乌托邦!在那个男性世界里,男人们都惺惺相惜,关系倍儿铁,出则同席入则同寝,剩下两个不甘平庸的奇女子,只好去曹营卧底——那边的男人毕竟还具有男人的弱点,女人还有用武之地。不像孙刘联盟,男人都以“英雄”自诩和互称,搞得刀枪不入的样子。
当然,评论这部爆笑版电影《赤壁》,不能忘了林志玲的功劳。她正是坎普时代不可多得的明星——名气特大,演技特差。她属于那种演谁都只能是她自己的演员,她还根本不会演戏。娃娃音、表情呆板不丰富、在镜头跟前不会自然地走路,林志玲在表演方面的不到位,反而加深了观众对她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