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东道主的自豪感从何而来
稿源:红网 2008-07-23 09:23:58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林匹克究竟代表着一个怎样的梦想?奥运会东道主的自豪感从何而来?我们不妨从一些人和事说起。
巴勒斯坦是一片仍被冲突和动荡困扰着的土地,游泳运动员扎奇娅是一名大学生,学校没有训练泳池,她只能利用周末去公共泳池训练,而公共泳池的长度只有12米,训练只相当于洗一次澡。扎奇娅说,即使无法让巴勒斯坦旗帜在赛场升起,她也会向世界证明,巴勒斯坦人站在了奥运赛场上。 阿富汗姑娘阿哈德亚尔是唯一一名代表阿富汗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女运动员,可在当地,女子参加体育运动是在挑战传统,人们对她不仅嘲弄,还有死亡的威胁。她的训练总在一条满是裂缝的水泥路上,为了避开人们的羞辱,她把训练时间调整到晚上八点半以后。阿哈德亚尔参加的项目是女子1500米和3000米,在今夏鸟巢的赛道上,我们将能看到这位戴着头巾的19岁姑娘的身影。 老挝是一个只有580万人口的小国,人民生活十分贫困,从未赢得过奥运奖牌,这次奥运会他们也派出了4名运动员。而他们能来北京参赛,多亏国内富人们你捐300、我出200。老挝奥委会主席说,来北京,就是要向全世界展示老挝。 以上这些人和事,来自近期国内媒体的报道,看了让人倍受感动。无论是战争、歧视还是贫穷,都无法阻挡这些运动员进军奥运的脚步,他们的脚步如此蹒跚,他们的意志如此坚定,他们的梦想如此执著。他们也许只是奥运大舞台上的配角,不可能站上奥运领奖台,不可能一战成名、衣锦还乡,他们为何而来?只为了证明他们的存在、所代表国度的存在,为了证明他们也有梦想,有着与金牌运动员同样的梦想——参与、拼搏、成长、进步,这个梦想不仅属于他们个人,也属于他们所代表的国家和民族。 这不禁让人想起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情景。1932年,中国田径选手刘长春只身前往洛杉矶参加奥运会,20多天的海上航行让他疲惫不堪,最后连100米、200米预赛都没通过。要不是当地华侨慷慨解囊,刘长春连回国的路费都没有。值得一提的是,刘长春是东北人,当年日本人一心想让他代表“满洲国”参赛,刘长春历经千难万险逃到关内,才有幸代表自己的祖国参加奥运会。 回望历史,让人无比感慨。从1932年到2008年,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我们历经了70多年的风雨沧桑。当年的刘长春是带着怎样的信念和梦想参加奥运会,今天的扎奇娅和阿哈德亚尔就有着怎样的信念和梦想。70多年前,中国人第一次站在奥运赛场上,以证明中国人没有被打倒;今天,被战争、贫穷困扰着的巴勒斯坦人、阿富汗人、老挝人站在奥运赛场上,他们带着国家、民族的梦想而来,将收获奥林匹克精神而去。 这次我们是奥运会东道主,举办奥运会证明国家的强大,这足以让中国人感到自豪。但扎奇娅和阿哈德亚尔让我们进一步懂得,奥运会东道主的自豪感并非仅源于此,更源于我们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各种肤色的运动员搭建了一个供他们追赶梦想、实现梦想的大舞台,想必这才是奥运会东道主最大荣誉之所在、最大责任之所系,我们因是这个大舞台的提供者而感到无比自豪。这个大舞台上,不仅有菲尔普斯、莎拉波娃,还有扎奇娅和阿哈德亚尔,他们的竞技水平有高有低,他们所代表的国家有穷有富,但他们拥有“同一个梦想”,而今年夏天的中华大地,就将成为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