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低估了民生艰辛
红网 2008-07-17 13:28:19
在宏观经济形势连年向好的语境下,民生问题往往容易被繁华的“大盘”所遮蔽。所有的城市都在谈“以人为本”,所有的公共政策都开始体恤民生,但民生艰辛程度又往往最容易被低估。
7月16日有两则新闻可以比较阅读:一是《南方日报》消息说,广东东莞申领千元红包者人数已逾16万,远超预期的12.2万人。当地民政部门说,目前尚有三分之一镇街没有上报申领者名单。二是《新快报》消息,广州市副市长甘新2006年去华东某市开会,一市长问及他的收入,他告知后,对方市长笑着问,“你拿的是美元吧!”面对对方市长的狐疑,他只得苦笑,“是美元就好了。” 原来困难群众远超12.2万人,且民政部门也承认“这次上报名单的镇街大都经济欠发达,困难群众也较多,总体上符合镇街实际”;原来广州副市长的收入也难以和内地城市的市长们同工同酬。两则新闻恰恰回应了对民生问题的双重误读:公共部门对民生艰辛的低估;民众对公共部门薪酬的高估。当然,高低只是个相对概念,而产生误读的原因无非是对话机制“哈哈镜化”,彼此与真相之间出现了隔膜。 有一个理念是明确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旨在让包括市长在内的每个公民都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共建是为了共享,共享方能共荣。相对于“1斤菜心卖到9.8元”的菜市场,我们的荷包难免底气不足。于是“工资倍增计划”、“工资增长机制”、“工资谈判方式”等等,争相给公众画馅饼,道理大家都明白:对于城镇居民和普通职工而言,只有荷包涨幅赶上并超过CPI涨幅、劳动报酬占GDP的份额增大,才能逐步升级物质文化生活;对于城乡低保和经济困难家庭而言,获得更多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才能最直接地扩大内需。广州市副市长算了笔账,去年广州一年总收入2160亿元,1100亿元上交中央,400亿元上交省里,真正广州自己可以支配的收入也就600多亿元而已。一方面,地方政府手里的果子有限,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政府又没办法帮企业越俎代庖地定工资,加上企业税负水平也不低,此时,如果遭遇国内外趋紧的宏观经济形势,单位工资与社会福利如何呵护民生、体贴民意? 我们往往低估了民生艰辛。一是收入差距问题。我国基尼系数自1994年突破国际警戒线,达到0.434后,收入分配差距渐有扩大之势,1998年房改后的十年间,基尼系数几乎以每年0.1%的速度递增。二是税收和财政的双增长,未曾有效发挥“二次分配”的平衡作用,社会公共性支出中偏重建设投入,忽略生活减负。城市越来越漂亮,老百姓的日子未必越来越体面。三是相关体制机制缺乏向下看的实践,缺乏民生艰辛的生存体验,某些公共政策与公民需求之间隔着一层皮,过于乐观宏观经济数据,而对微观经济问题视而不见。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说:“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眼下,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压力集聚期,通胀压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消化掉,短期内也不宜贸然放松货币政策,但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积极有力的财税政策(包括实施减税、加大向低收入群体补贴力度等)与企业共度难关、与老百姓共享发展。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