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专家围绕重建选址吵架是民众之福
红网   2008-07-14 11:50:5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尹稚在调查报告中提出,汶川已不适合人类居住,并建议异地重建。而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信宝,强烈反对汶川异地重建,并痛斥汶川异地重建是“逃跑的行为”。

  
  尹稚与张信宝在发表上述观点时并未碰面,但事实上他们的观点针锋相对,换句话说,他们在汶川重建选址问题上已经吵起来了。乍一看,这两位都是专家,这一吵他们自己倒没什么,但会让汶川民众摸不着头脑,不知道相信谁才好。其实,他们多一点争吵,吵得更激烈一些,于民众有益无害。
  
  汶川是汶川人的汶川,因此,汶川人需要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在未来数年内是否安全,会发生多少次生灾害,是否已经不再适合他们居住。他们有这个知情权。为了满足这一权利,政府部门理应邀请相关专家通过调查来发表结论。至于来自不同单位的专家甚至同一单位内部的不同专家,得出不同结论,在科学研究上来说是正常现象。不管最终结论如何,但民众的知情权得到了满足,就是一个胜利。
  
  专家吵起来,不仅天不塌不下来,还会让民众能更充分地掌握各种信息,更广泛地吸纳不同智慧,在最终权衡上拥有更大的自主空间。尹稚和张信宝不同意见的对垒,对于汶川民众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科普,让他们了解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在专家吵架的过程中,不同的研究态度也得以凸显,有助于民众做到心中有数,在满足知情权的前提下更好地去行使关于重建选址的表达权。
  
  民众已经愈来愈发现,不同的专家往往代表着不同的利益,在为不同的人说话。有些专家甚至抛弃求实态度,不做研究或者把研究结论放到一边,以代言人的角色为利益集团大放厥词。因此,让专家吵架,在吵架中把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依据展示给民众,让民众在信息比较完全的情况下自行判断,是对真理负责、对民众负责的明智之举。
  
  对比一下尹稚与张信宝:尹稚做过一个月的实地调查,并制作了比卫星遥感照片更精确、详细的灾害分布图;而张信宝到汶川只呆了一天,并自诩“我们这种专家到山顶一看,他们底下人一介绍,我们基本就清楚了”;汶川重建选址与成都下属的都江堰市利益相关,尹稚虽暂在阿坝州工作,但不会久留,且临危受命,重任在肩,没有太多理由帮阿坝州说好话,而张信宝的研究所却位于成都,难免希望与当地合作双赢……
  
  正是在这样的对比中,民众将抵达真相与真理。而让专家吵架,会把这些对比的素材高效、充分地展示给民众。对于民众来说,专家吵吵架,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窃以为,对这样的好事,除了媒体搭建平台之外,有关部门也应多提供一些时机和场所。如能让专家当面吵起来,更好。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