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变化不等于衰落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7-06-27 09:21:03
“校园文化———能否找回失落的精神”讨论之八——— 这次讨论的主题是“校园文化———能否找回失落的精神”,我觉得只有在“校园文化已经失落”这个判断成立的前提下,讨论这个主题才有意义。我不知道校园文化失落的说法是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兴起的,如果只是因为某次大学生音乐节无人问津,所谓的“校园音乐”不再流行就推断校园文化失落,这未免太过草率。 要讨论这个主题首先要解决几个问题:什么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非要保持某年某人定义的某种式样吗?校园文化只有某一种形式规范吗?在我看来,校园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具备基本完整的社会要素。记得在大学时与同学一起以校园为市场开展创业实践,我们的团队明确地将各级学生会的“官员”定位为政府官员,跟他们的交流就是政府公关。我们也会把同学看作消费者,因为每一个社会人都具备多面性,不会因为你现在在读书,你就不消费,或者反过来,你成了消费者,就不再是学生。我们甚至将校园里的食堂、小卖部当作我们的同业竞争者。其实哪里都是实践场,哪里都是真社会,只是处在环境中的人怎么去看待环境以及环境里的人和事。校园文化就是变化、多元的社会文化。 从高中政治里就学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如果我们用至少是上个世纪的校园文化来规范这个世纪的学生,会让我想起周星驰演的《九品芝麻官》里的一段台词:“用前朝的剑,斩本朝的臣。”为什么我们不能看到变化,认识变化,理解变化,从而迎接变化,融入变化呢?我不是说前人的东西都要否定,而是说合理的东西都该接纳。今天的学生不去图书馆查资料,而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难道就违背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校园文化了吗?今天的学生不听青涩的“校园歌曲”,选择闹哄哄的流行音乐就是校园文化走向末路了吗? 校园文化究竟该是什么样子?我想至少应该保持新鲜、活力,因为校园是年轻人为主流的社会,所以变化、不断地变化才是校园永远不变的文化。当然,有人会提出质疑,难道现在学校里逃课睡觉、不努力学习、尽想着赚钱、谈恋爱成风这些都不是校园文化失落的表现吗?我提出反问:“难道我们会因为社会上有犯罪分子就否定社会的和谐发展吗?”社会上对20世纪80年代的人喜欢用“垮掉”、“失落”、“末路”这些词语来形容,其实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是80年代的人拥有更多的自我认同,没有多少闲工夫去争个谁是谁非。这代人在用他们的方式成长,用他们的理解创造他们的文化,其中也包括校园文化。 文化是多元的,又是个性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对文化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过去,朗朗读书声是校园文化,今天的MP3为什么就不能是校园文化呢?没有人能统计出MP3里有多少是音乐,有多少是英语。就算全是音乐,难道这又不是校园文化了吗?如果,变化就是衰落,昨天永远是标准,那么我们就像某汽车广告语所说的,成为“一直面向过去,背向未来的人”。难道这就是不能失落的校园文化?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