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华尔街日记:中国人进入华尔街还缺少高层引路人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07-06-26 11:24:44

    华人聪明、数学成绩好,很容易在华尔街找到机会,一些曾经身为留学生的中国人开始漫步在这个世界金融大舞台上了。

    在中国,很多搞金融的人都曾读过《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在马尔基尔(B.G. Malkiel)的这本书风靡的上世纪90年代初,华尔街的英雄大都是土生土长的男性白人。现在,一些曾经身为留学生的中国人开始漫步在这个世界金融大舞台上了。

    大多数中国人在华尔街做的是分析研究工作,主要是设计交易模型和风险管理模型,可以说,是为前方交易员提供武器。因为数理是不少留学海外的中国人的强项,因此做这个工作颇有优势。这项工作年薪一般在10万美元左右,如果模型成功另外有提成。

    相对而言,交易员或基金管理人的提成高一些。这个岗位由于是真刀实枪在交易场上搏杀,所以在公司内更受重视。一般比较成功的交易员年薪有几十万美元。或许因为沾了数理强的光,中国人在这一领域做得成功的也为数不少。

    中国人进入华尔街,也有些人两、三年就能升为部门副主管,但真正能做到部门主管――投资银行家的还是凤毛麟角。因为到了这一级,不仅要业务强,还需要能给公司带来业务。这一行与其说靠业务水平,不如说是靠搞关系,很多交易都是在饭桌或是高尔夫场上完成的。这一行业因为对语言和文化背景要求很高,目前在美国还没有特别出色的华人投资银行家。

    “街”上的资深华人解释说,在华尔街,关系网很重要,因为高层负责给下层员工安排任务,“你必须跟资深职员搞好关系,不是说要溜须拍马,而是要想尽办法让他知道你的实力,这样你才能拿到重要的项目。”但是这就需要上层员工对你感兴趣,聊起天来有共同语言,跟你的思维方式有共通点。在这方面,女性和少数族裔就比较吃亏,觉得很难打入华尔街的核心圈。

    在华尔街工作,把握分寸很重要。很多时候你要在“创新”和“违法”之间走钢丝,稍不留神就会翻船,可太保守又会惨遭淘汰。遇到难题的时候,就需要一个有经验的高层人物来指点迷津。相比之下,华人在华尔街还是缺少这样的指路人。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