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达3吨像房子那样高的“天下第一粽”,万名游客排队吃了3个小时才吃完,游客仍然意犹未尽。广东顺德“天下第一粽”经过了80多个小时的蒸煮,出笼后与众人见面,让免费品尝(6月9日《南方日报》)。
一只粽子,做得再大,也只是一只粽子,大不了多用一些糯米、猪肉、红豆、绿豆、花生、咸蛋黄,多花一些蒸煮的时间,要说这“天下第一”有多大的技术含量,还真的看不出来。如果以这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东西来争“天下第一”,只会遗笑大方,尤其是世界面临粮食危机的时候,确有浪费粮食之嫌。因此,无论是“天下第一粽子”,还是“天下第一月饼”,每每一出笼,就会受到人们的指责。
笔者颇为纳闷的是,有人讨伐这只粽子的理由是:有那么多无聊的时间和无聊的钱,怎么不去支援灾区?粽子要是给灾区的话才有意义,诸如此类。
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举国悲痛,爱心在一夜之间聚拢而来,国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奉献爱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值此时刻,有人有钱有闲弄一个“天下第一粽”,渲染起“太平盛世”,确实太打眼,有点不合时宜。
可是,从对一只粽子的讨伐之中,我们除了看到一些人情系灾区的感人情怀,也看到了一些人泛道德化的苗头,他们构成了一种社会压力,压制那些走在正常生活轨道上的人,要将那些运行在正常生活轨道上的人都非常化起来,哪怕煮个“天下第一粽”,也要与灾难挂起钩来,这个粽子要是给灾区的话才有意义,否则,就是想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方有难,理应八方支援。有人心中有大情大义,舍弃一切去救灾,甘愿与灾区同胞同呼吸共命运,放弃自己的生活常轨,去支援灾区,甚至为了救助别人,放弃自己的生命,这些人是死重于泰山的人,他们身上有一种美德,值得我们敬重,同时鼓励每一个人都向他们看齐。
但是,我们不能强制每个人都必须做到舍己为人,因为那是道德上限,我们只能要求一个人必须做到坚守道德底线。一个没有追求道德上限,但坚守了道德底线的人,虽然不必大加赞扬,但也不必遭致唾骂。
因此,我们批评那些“天下第一粽”的哗众取宠行为之时,却不必硬要将一只粽子(天下第一粽也只是一粽子)与抗震救灾联系起来,进而干涉人们的正常生活。当一个人在尽到自己的责任,为灾区献出了爱心之后,他们的生活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