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邓小平题词请语言学家把关
来源:新华网 2008-03-21 14:59:04
最近,笔者在《报刊文摘》上看到一则邓小平题词的故事,题目是 “应该请语言学家推敲一下”,感触颇深。 1983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同志把“学习雷锋标兵”朱伯儒的事迹材料报送邓小平,请邓小平题词。邓小平认真阅读后,思考片刻,然后提笔在宣纸上写道:“向朱伯儒同志学习,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他把这份题词交给办公厅的同志,说:“请不要急于拿去发表,应该请语言学家推敲一下,看看有没有用字不准确的地方。”办公厅的同志去请教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王力先生接过题词,一字一字地推敲。不住地点头说:“好,写得好!不过,‘名符其实’的‘符’现在已经不使用了。如果就这样写,用字不规范,最好用‘副’字。”说着,用铅笔在“符”字旁边写了一个“副”字。办公厅的同志回来后,拿着改过的宣纸给邓小平看。并告诉他说:“王力先生说,‘名符其实’的‘符’字不规范,应该用这个‘副’字。”邓小平十分高兴。说:“改得好,改得好。虽然过去用这个‘符’字,但现在不用了,就是错别字了。老师写了错别字,贻误了学生,国家领导人写了错别字会影响国民的文风。这叫上行下效嘛!你去替我好好谢谢王老!” 读了这则故事,笔者不禁为小平同志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感动。小平同志1934年就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长期领导和从事政治思想工作和文秘工作,知识和阅历不可谓不丰,写作能力不可谓不强。但他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个题词都慎之又慎,唯恐出错,主动请专家把关。当语言学家王力指出其中不准确的地方时,他闻过则喜,知错就改,连声称好。从这件小事,足见邓小平谦虚谨慎、求真务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的博大胸襟。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管仲说:“强不能遍立,智不能尽谋。”吕不韦说:“舜为御,尧为左,禹为右,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奚故也?其知之审也。夫孪子之相似者,其母常识之,知之审也。”毛泽东同志也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世界是无限的,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犹如沧海一粟,再聪明的人也不能全知全能,社会精英和杰出人物也不例外。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知识再丰富,都是相对的,都没有任何骄傲的理由。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样,他们“一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恃才傲物,不懂装懂,讳疾忌医,闻过则怒。甚至于明明知道错了也不想改正,固执己见,一意孤行,飞扬跋扈,盲目骄傲自满。更为荒唐的是,一些人还沾沾自喜,以为这样才能表明工作有魄力、处事果断,把骄傲当成优点加以发扬。他们孤陋寡闻,刚愎自用,却不知道,“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彼矜者,满也。满者,虚也。满虚在物,在物为制也。矜者,细之属也。”主要意思是,凡是骄傲的人,没有伟大的人物,骄傲是渺小的表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纵观历史,凡是伟大人物,无不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而邓小平就是这样的人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愿我们的各级领导者以小平同志为楷模,谦虚谨慎,缜密治学,先当学生,后当先生,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正确决策。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