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超前开放、互动振奋人心
来源:红网 2008-03-03 16:51:07
笔者注意到,今年“两会”尚未召开,但是,舆论酝酿的“两会”气氛特别浓,广大群众通过媒体和网络参与“两会”的热情和积极性特别高,“两会”呈现出超前“开放”和“互动”两大特色。
有关部门提前一个月发布召开“两会”的时间消息,这既为媒体和舆论参与“两会”赢得了充裕的时间,从多方面激发了人们议论国是、参与“两会”的热情,又展示了今年“两会”的超前“开放性”“互动性”,奠定了今年“两会”的舆论基调,令人精神振奋。2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全国政协办公厅宣布,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京开幕(2月4日新华社)。“两会”是全国最高级别的会议之一,其决策和制定的方针政策,关系到千家万户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国家提前一个月发布信息,不仅召示今年“两会”将以更开放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而且,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两会”的民主性,为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参与为“两会”建言献策和参与议论国是的宝贵时间,有利于人们向“两会”表达心声和愿望,有利于“两会”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溶汇到国家的各项决策中去,既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又使各项决策和建设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实现社会大和谐。 其次,媒体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舆论功能,掀起一波又一波“两会”舆论热潮,为宣传和引导网友正面热议“两会”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也起到了吸引网友参与议论“两会”的蝴蝶效应,为“两会”注入了“开放性”“互动性”的舆论活力。更难得的是,媒体并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为网友搭建互动平台,超前为今年“两会”开通民情和信息快车道,超前为民情直通“两会”创造条件,使今年“两会”提前呈现出强大的“开放性”“互动性”。自“两会”召开的消息发布以后,各大网络媒体纷纷开通“两会”专题报道。人民网开通“有话网上说”栏目,“建言部委”,“把脉家乡”,“献策卫生部”;新华网开通“我向总理献一策”、“向总理提问”、“两会建言”、“两会民声”和“2008年‘两会’大型专题调查”等栏目;其他网络也多方为网友搭建“两会”互动平台,从而极大地调动起网友们积极参与网上建言献策、议论国是的热情,超前为“两会”注入了“开放”“互动”的新走势和新气象。 再次,今年首次公开全国人大代表名单,彰显会议的公平、民主和开放性。2月29日,新华社公布了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名单,一共2987名。同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对全国人大代表的结构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工人农民代表多了,政府官员代表少了,解析了代表的最大亮点,即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代表构成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一方面,会前一周公布全国人大代表名单,既体现了开放性,又从某种角度赋予了广大群众对全国人大代表的监督权,值得欣慰。另一方面,超前分析和报道全国人大代表的结构和特点,不仅召告了全国人大代表的民主性、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召示中央政府致力于把权力放在阳光下运行的决心和无私无畏勇于接受广大群众监督的宽广胸怀和自信心。以往,对全国人大代表的结构分析,都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作完了以后,才予以公布和报道,今年“两会”尚未召开,竟通过人民日报进行了分析和报道,既彰显今年“两会”开放的气度和风度,又彰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性和开放性。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最后,全国政协委员首次在会前公开提案,既令人耳目一新,更令人精神振奋。2月28日,人民网受权公布全国政协委员刘克崮“关于尽快调整资源税政策、促进资源节约的提案(草案)”和“关于从南方冰雪灾害看加强我国基础设施发展的提案”全文,向广大网民征集意见和建议,他们将根据网友的建议,完善提案和议案草案。全国政协委员公开自己的提案,既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开放性创举,也是一个广吸群众意见、使提案更全面更科学的创举。笔者认为,如果说“两会调查”、“有话网上说”等栏目给网友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带建设性的建言献策公共平台的话,那么政协委员公开提案,吸收网友意见,采集民意,则是为网友直接“参会”提供了一个最现实的通道和舞台,网友们的真知灼见可以通过代表委员之口直接传递到“两会”会场!而且,这样做还有利于提高代表委员们的提案质量,有益于形成代表委员你追我赶积极履职的良好氛围。因此,笔者希望这样的公开更多更猛一些。 今年“两会”尚未召开,人们热议“两会”的气氛就已经很浓,话题很热烈,建言很积极,这主要是源于十七大的召开为祖国发展所描绘的宏伟蓝图,为民主建设所赋予的广阔天地,同时,也源于中央政府的民主、开明和开放,还源于总书记和总理开明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爱。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