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谈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来源:经济日报 2008-03-03 10:22:07
广西昭平县逸夫小学的孩子们手捧免费教科书笑迎新学期的到来 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惠及亿万学生 数字:1.5亿 据统计,全国近1.5亿名中小学生、40多万所农村学校从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中受惠。 在山东省菏泽地区曹县曹城镇杨庄小学上三年级的程婷,清晰地记得去年春季开学时的情景:“我到学校报到时,不用交学费了!”程婷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父母都是农民,家里种着7亩地,农闲时父亲会去镇上打零工。 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免除义务教育费无疑是个好消息。程婷的父亲程全军告诉记者,“现在每到开学时,再不用为孩子们的学费发愁了。去年镇上教育部门专门到村里做过调查,凡是家里收入低的家庭,孩子上学每学期补助100元。” 解读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水利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光谦 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意味着每一个适龄的农村儿童入学权利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家庭将不必为学费担忧。这项举措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这些都是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一项项政策陆续出台,惠及民生,温暖民心,令人振奋。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义务教育实现免费并非轻松。虽然我国早在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时就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小学生、初中生仍需缴纳一定的杂费。2006年9月1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将不收学费杂费作为一条重要原则予以确立。法律同时明确,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在去年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费的基础上,今年国家将向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今年,我国将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目前,辽宁、湖南、广东等省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甘肃、河南、福建、吉林等省也将陆续实现这个目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造福百姓 数字:7.3亿 全国244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7.3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为220亿元,累积受益2.6亿人次。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石林镇月湖村村民张宏平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看病花的13929.81元医药费,自己只需承担1401.1元! 张宏平家庭比较困难,人均年收入仅为1000元。2007年9月25日,他因扩张性心肌病加重,不得不到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张宏平到新农合办公室咨询,结果新农合为他报销医疗费3350.63元,加上保险公司为他支付的9177.21元,自己只承担了1401.1元。拿到补偿金的张宏平激动地说:新农合政策真是好! 解读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昆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培山 从开展试点到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生了几个显著变化:首先是农民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理解,又从理解到积极参与;其次是筹资水平逐渐提高,开始时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民个人各出资10元,一共30元,2007年提高到人均50元,今年达到100元;再就是参合率和覆盖人口大幅度提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给农民带来了直接的好处,各级政府从过去暗补医疗机构,变为直接补贴农民看病。农民过去“小病拖、大病扛,因病致贫”的状况有所改变,对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新农合对农村医疗机构也起到促进作用,现在乡镇卫生院的病人明显增加,对于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巩固三级医疗卫生网起到了积极作用。 结合昆明的实践看,新农合有些带共性的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比如在条件较好的地方,新农合需要进一步提高筹资水平,由县统筹发展到市统筹,逐渐向城镇居民医保看齐等。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数字:2.01亿 截至2007年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2.01亿人,比2002年底增加537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1645万人。 “我们现在不用缴一分钱,就能享受工伤、大病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解决了我们外来打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浙江省宁波市环卫工人徐辉兴奋地告诉记者。 按照2007年出台的《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宁波285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全部纳入了社会保险体系,实现了全民社保。此外,宁波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一揽子”政策,相继实施了社会保险、户籍迁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计划生育、治安管理、社区服务等配套政策,基本覆盖了外来务工人员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解读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党委书记赵明恩 作为一个基层工作者,我看到了这5年来老百姓生活的变化,孩子们都能上学读书了,低保对象逐步扩大了,农民工也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了……这些举措解决了很多群众的实际困难。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是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措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提出,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落实十七大精神,就是要逐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就业再就业工作 迈上新台阶 数字:1204万 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最高水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5万人。 王雪珍是北京市平谷区人,大专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2004年,她发现招聘单位在参加招聘会时制作证件牌很麻烦,每次会后整理大量人员名片、数据信息等都非常繁琐。看准了这一商机,王雪珍搞起了展会服务。 创业之初,王雪珍借钱购买了制作设备,凭借周到细致的服务,她很快赢得了市场认可,仅用半年就挣回了投资。现在王雪珍的展会服务公司已经有了一批固定客户,业务量也蒸蒸日上,最近还购置了3套设备、聘用了3个新员工。王雪珍笑着说:“只要勤奋努力、善于发现,人人都会有好的工作机会。” 解读 全国人大代表、首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 5年来,我国就业总量保持了持续稳步增长,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地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失业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分析这一时期就业形势的特点,可以看出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就业人数增加最多的行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也居各行业就业人数增加量的前列,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 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既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也是各类型企业对社会应有的贡献。2008年,首钢要坚决完成压缩400万吨钢的任务,涉及20个单位948个岗位,需要安置8274名富余人员。为此,首钢确定了支援新项目、退休、内退、社会分流四条渠道,成立了首钢职工就业服务中心,加强与市、区相关部门信息沟通,开展技能素质培训,加强宣传引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职工再就业。 下一阶段,我们要实施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措施,努力处理好劳动力供求总量和就业结构的关系,解决好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快的矛盾,协调好新增加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问题,就一定能继续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