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个大忽悠
来源:红网   2008-02-20 09:36:45
    “大家对医疗机构有误解,所谓看病难看病贵,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老百姓老要自己掏钱(看病)所以觉得贵,但出不起不等于贵”18日下午,广州市政协委员、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在分组讨论间隙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月19日《南方都市报》)
  
  我不是业内人士,没听说过,也没有调查过,曾副局长说的“在中国,全国一流的专家挂号费只要7元钱”是否准确?我还没有出过国,也未见过相关资料报道“在香港挂号看一次病要300元,在加拿大要25加币”是否真实。至于“国外看医生、甚至照B超都要排几个月队”的说法,我更不敢评头论足、妄加多嘴。不过,有一点却是勿容置疑的,这就是对“中国看病最不难最不贵”的论调,我是万不会也不敢苟同的。
  
  近些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在有效降低百姓就医成本、减轻百姓就医负担方面想了不少办法、出台了不少政策,但,老百姓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缓解。这正是国人对仍未“露脸”的医改新政充分了更多地期待、寄于了更大地厚望之所在。相对于现有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不合理,以及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低之现状,眼下,“看病难、看病贵”是不争、也是不可辩驳的实事。然而,如此明白、如此明摆的实事,为什么我们的老百姓与一些领导的感觉却如此地南辕北辙、如此地大相径庭。其实道理很简单:过与小品“卖车”里的急转弯“青春痘长在别人的脸上,不让你担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我们也没必要一味地“中国看病最不难最不贵”揪住不放。该领导毕竟是公家人,他若看病,那费用是由公家撑着,他不会自掏腰包的,怎么能感受到看病贵?再说人家是医疗机构的上级领导,如果到医院看病,那家医院的领导还不鞍前马后、忙着张罗?于是,他感觉不到“看病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实,“中国看病最不难最不贵”的论断是有特定的人群。对于像曾副局长之类的公家、看病不贵是当然的;对于像曾副局长这样的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们,看病不难更不言而喻的。不然,连公家的领导人、连医疗机构的上级领导们也感到“看病难、看病贵”,那中国的看病难、看病贵,也真正在全世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可真称得上世界上的最最难、最最贵了。
  
  “中国看病最不难最不贵”,是个大忽悠!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说这样的话,也太有才了。不过,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话,与其要说,勿宁憋在肚里慢慢地烂掉更好!也至少不会遭来社会质疑与百姓痛批的“祸患”吧。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