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不在矿难中麻木,就在麻木中矿难
来源:长江商报   2007-12-07 13:21:13

  12月6日,山西省洪洞县瑞之源煤业有限公司一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据初步核查,发现70名遇难者,尚有26人被困。
  面对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的矿难,以及不断挑战公众想象力的伤亡人数,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公众已形成了对于矿难的麻木和冷漠,有人称之为“审丑疲劳”。然而,此次洪洞县矿难却表明,这种观点也许有些悲观。

  应该说,洪洞矿难见诸于公众的新闻,是一个既没有感人故事,也没有震撼人心图片,充满了格式化公文的简短消息,然而,它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一新闻网站上,该新闻下的网友评论有2000多条,此外,有近30000人在网上向遇难矿工献花悼念。

  感谢互联网,它使得在灾难面前,无数天各一方、互不相识的人可以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共同关注,共同祈祷,共同追问。它更让我们欣慰地看到,蕴藏于民间的良知、同情、反省、悲悯,并没有因为矿难的司空见惯,而衰竭消失,公众对于矿难的感知与警惕之心并没有陷于迟钝麻木。

  公众对于矿难的“敏感”,实质上是对生命的“敏感”,对人的价值的坚守,这说明,即使一个卑微的,终日在黑暗无边的矿井下工作的矿工,他也是不可被忽视的,他的命运就是我们的命运,正如鲁迅所言,无穷的远方,无穷人的命运都与我们有关。

  我们必须保持着对矿难的“敏感”,无良的矿主、一些失职的地方官员,他们最忌惮的,舆论“敏感”居其一。倘若公众对矿难是见怪不怪的疏离,或因无力改变而视而不见,这估计是他们最乐见的。那些地处偏远,身份卑微,整日为温饱而劳苦的矿工及其家属,他们沉默地活着、沉默地死去,沉默地流泪,根本无力向外界发出声音。如果我们习惯悲剧、漠视苦难,那么这是对他们的抛弃,造成社会命运共同体的松动、瓦解。

  公众对于矿难固然保持着“敏感”,可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因为,这种“敏感”的标尺正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这次,若不是40人遇难的巨大伤亡,估计也很难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此前,许多零星小规模的,死亡人数以个位计的矿难,基本上都一个个被忽略了。

  也就是说,矿难未能严重到一定程度,那公众几乎麻木得没有多少情绪和反应,这无疑值得警惕。如何打破这种“同情心疲劳”?这无疑需要政府在矿难信息公开,善后处置上有更开明的举措,更人性化的安排,如此方能在公众心中,树立起每一个生命都珍贵、无上的价值。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