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首都功能不变,迁到哪里都是“北京”
来源:南方都市报  儒雅英雄   2007-11-12 15:22:06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博士近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文,“认为中国应认真考虑迁都,建议将首都迁往长江中下游华东某中小城市。”再次掀起迁都舆论风潮。梅博士详细列举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北京今天不能继续担当首都的种种理由。这也是事实。但令人遗憾的是,梅博士恰恰没有告诉读者,当年的北京城是如何水草丰茂,是如何最适宜人居的生态城市,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仍然是个物产丰富、水源充沛、交通便捷,人们安居乐业的城市;梅博士更没有告诉读者,北京城在变成首都后是如何在60年间一下子从一个二环小城变成一个六环大都市的,人口又是如何从解放初的几十万骤然增加到2000多万人。在地理资源定量的情况下,人口增长200倍,别说北京,就是广袤无垠的新疆,也会感到不堪重负的,更别说“长江中下游华东某中小城市”。

    北京之所以从一个物产丰富,自然资源富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变成今天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城市”,根源在于,首都所承担的功能“五脏俱全”,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化中心,还是经济中心。建国初期还是重要的工业基地,毛泽东希望从天安门上一眼望去都是大烟囱。这样一个集万千功能于一身的城市,掌控着整个国家最重要的全国性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这样丰厚的资源必然会吸引全国各地乃至世界上的人口纷至沓来寻找机会。拥有几乎100%的全国性资源,北京城再大,也不可能容纳100%的人口。即便是迁都,如果资源依然如此集中,哪怕是在世界选址,也不可能找到哪个城市能够容纳更多的中国人口。

    如果能给首都减负,北京仍然可以继续充任首都,如果首都功能不变,首都就必然成为“首堵”,迁到哪里都不过是让一座美丽的城市变成又一个“北京”。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