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名家原作集中展出 引画界讨论社会责任感
来源:北京日报   2007-11-05 11:55:07

    昨天,北京画院、上海中国画院50年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闭幕,包括齐白石、林风眠等老一代画家作品在内的620幅作品首次集中展出,8天2.4万人观展,可谓人潮涌动。

    “太震撼了!”这是观看完本次画展的观众给出的普遍评价,但令人惊讶的是这句话也同时出自30多位全国各大画院院长之口。一次画展何以能震撼这些当今画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广州画院院长方土说:“尽管此前没机会看到那些大师的原作,但一直以来我们都以其作为创作的榜样和动力。”

    而当记者问到近年有没有令人震撼的大作时,本次活动的发起人----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答道:“几乎没有。”

    画家明星太多榜样太少

    当今画坛可谓百花齐放,全国各地有一定知名度的画家少说也有几百人,而且一批新生画家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许多年轻画家稍有名气便开始粗制滥造,成为频见画展的“高产画家”;而有些画家的作品经过画廊包装在国外可以卖到百万元一平方尺的高昂价格,造成很多对艺术一窍不通的收藏者往往只以价格论英雄。“量产”、高价成了炮制画界明星的捷径。

    方土认为,现在的画家创作很自由,但这个“自由”并不体现在对生活的表达上,而是体现在他们的创作形式上,肆意随性的作品比比皆是。王明明说:“这种形式的表达有时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的一种炫耀。也许那些作品在技术上很娴熟、很漂亮,甚至超过了一些老艺术家,但在真情实感上,在对历史和社会的思考上远不及那些大师的作品。前者仅仅是感官上的刺激,而后者是心灵上的震撼。”

    而著名评论家李松在谈到当今画坛时则毫不客气地下了一句定语:“明星太多,榜样太少!”他认为,当今所谓的“著名画家”不胜枚举,但是真正能创作出像大师一样遗后人以为榜样的大作寥寥无几。

    画作民族个人情感碰撞

    从“命题作文”到“自由发挥”,50年间,中国绘画创作的模式经历了巨大变化。艺术多元化的提出和西方美术思想的传入使得许多画家开始在创作中大量宣扬个人情感和体验的表达。

    “这是一种逆反心理。”王明明院长认为,“"文革"时期艺术创作在思想上被禁锢了,很多艺术家很不情愿在这种压力下创作。随着改革开放和西方现代美术的涌入,压抑过后促使了一种过分的逆反,很多人开始注重形式上的追求和个人感受表达而忽视了对社会现象和民族文化的探索。”这种个人情感的表达也从最开始艺术探索发展到现在的泛滥成灾。一种感觉,一个想法,甚至一种心情都可以成为创作的主题,而个人感受以外的东西却往往鲜有涉及。可以说,他们为画而画,脱离了生活。

    “当今创作的挣扎就是金钱和艺术两种追求的交锋。”著名评论家毛时安认为物质利益的冲击也是作品内涵衰败的诱因。当艺术作品成为商品,创作动机就必然是功利的。如果仅仅以出售为目的,更快地完成一幅作品无异于可以更快地将艺术转变为金钱。对于追求物质利益的画家来说,高速地批量生产残次品可以卖出和精品相同的价格,何乐而不为?

    画院重建风尚重任在肩

    谁能担当起重新建立画坛风尚的重任?参加本次画展研讨会的画界同仁认为,只有画院才能在创作方向上为创作者明确目标,也只有画院才能再一次把民族社会责任感的主题推上创作的锋头。

    毛时安认为:“中国的画院与国外和历史上其他意义上的画院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是国家的画院。”他认为,画院的职责就是构建民族文化形象,就是要把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播出去,艺术创作者需要有这种责任感的认知才能创作出有时代感的大作。

    近年来北京画院在弘扬民族文化上做出许多举措,尤其是持续了6年的“北京风韵”主题作品创作活动更是硕果累累。王明明也强调:“现在创作环境开放了,谁都可以画画,一个人在家也可以当画家,那为什么画院要保留?我们就是要把握主流文化的方向,树立个人所不能达到的文化自觉。”此次画展中,像周思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的《人民和总理》、《矿工图》都是观察生活、把握时代脉搏的优秀作品。现在,画院有些当代画家也开始关注现实题材,比如李小可、艾轩等。

    关注人的命运,把民族社会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这是大画家与小画家的区别。无论过去多少年,我们都会为它所感动。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