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这一连串字操练得比绕口令还熟练。跨进大学的校门,虽然这十几年形成的习惯还会条件反射一般地起作用,但是因为大学课堂约定俗成地省略了这件事情,所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学会了遗忘。不过,从11月1日开始,这种沉寂已久的“课前礼”已重返西安交通大学课堂,让不少大学生感觉一下子又回到了中小学时代。(11月2日《中国青年报》)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优良传统与历史传承。从以前的学生对老师行跪拜之礼,到现今的课前起立问好、课后再见,应该与时俱进、发扬光大,不断注入更多的时代特点和内涵,不能也不应因进入了大学便视“课前礼”为“小儿科”而随意“省略”。一个简单的仪式,一句简单的“起立,老师好”,是尊师重教的最好诠释,也是大学生文明素养的最好写照。
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这样儒雅的、高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课前礼”却在一些大学渐行渐远,甚至销声匿迹了。因而,当西安交通大学的新规一出,便立刻成为“新闻”,并引发热议。西安交大有关人士认为,这种做法既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也利于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可以帮助学校树立优良学风,将形成制度,长期坚持。笔者为西安交通大学这一做法击掌叫好!
但也有人认为“课前礼”太流于形式。不过,这种“形式”却是赋予了实质内容的。现如今,绝大多数大学的课堂不仅没有礼问,连最起码的课堂文明都不能保持。上课交头接耳、打手机、发短信、上洗手间,甚至津津有味吃零食等情况比比皆是。在一些人数众多的大课上,有时老师已经讲了好几分钟,可坐在后面的同学还没有进入状态。而一个起立问好,有如一剂“提神针”,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即拉回课堂。
对老师而言,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时,当然希望能够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一声“老师好”,会增强他们上好课、教好书的责任感,会让他们更加注重自身形象、爱护学生,会点燃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激情。更重要的是,这种“尊师爱生”的“互动”,在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严肃与庄重的同时,也让教师体会到了为人师表的尊严,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让“教学相长”得到更好的体现,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由是观之,“课前礼”回归大学课堂是一石多鸟之举,在推崇文明进步的大学校园里应该普及和推广。不仅要在课前对老师说“老师好”,还应该学会对老师的辛苦劳动表示感谢,在课后对老师说“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