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七大报告:开辟国民财富收入新途径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07-10-23 11:15:01
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日前闭幕。十七大报告中有许多新提法,令人耳目一新,也引人深思。在经济领域里也有不少,比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翻两番”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本报今日起推出系列述评文章,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 富民兴邦篇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意味着投资理财获得了明确的肯定和鼓励。从存款保值,到投资生财,中国人的理财观念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变革。对于肩负富民兴邦重任的资本市场来说,必将由此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让国民更多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十七大报告的这一新提法表明,财产性收入与勤劳工作的收入一样,都是国民增加财富收入的来源。 事实上,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同属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其他一些国家一样,在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人民手中积累了一定财富后,财产性收入就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新的重要收入来源。随着包括资本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在财富效应的示范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投资者行列中,通过投资来分享企业和国家经济增长的“甜头”。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绝大多数国民获得的都是直接的劳动收入。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个体户的劳动致富,后来又出现了大批私营企业主,他们往往兼有劳动收入和投资性收入。近些年来,包括买股票、买基金、出租房屋、收藏艺术品等在内的通过投资以获取收益的人越来越多,以至蔚然成风。财产性收入逐渐成为富裕起来的国民积累财富的一个重要渠道。 财产性收入增加是大趋势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我国国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越来越快。 2000年,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家庭收入来源中,财产性收入仅为128元;到去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240元,占居民收入2%左右。去年全年,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了24.4%,远超过居民收入10.4%的涨幅。财产性收入无疑正成为我国居民家庭财富的新增长点。 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居民正进入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黄金期。已经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正在努力创造“财产性收入”。近年来,居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房屋、收藏品等财产的拥有量迅速增加,相应的利息、红利、租金、增值收入等也在成倍增长。 另外,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年龄重心即将从中青年向中老年转移。而据调查,美国人中持有股票比例最高的年龄段是55-64岁和65-74岁。随着多年收入和财富的积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理财需求将集中爆发,财产性收入也将迅速增加。 资本市场任重道远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财产性收入必然涉及到各种投资,除了实业投资外,还包括投资金融产品,涵盖了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毫无疑问,对于大部分居民来说,资本市场将成为其创造财产性收入的主渠道之一。 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一次前所未有的理财创收的机遇正降临。数据表明,从去年10月以来,储蓄“搬家”股市的趋势一直没有停下。目前,摆在广大投资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提高自身理财水平,学会理性、科学投资,树立风险意识,促进家庭收入多元化。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同样遇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壮大、发展的大好时机。 专家建议,应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适应居民多元化投资需求。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要“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为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和信息披露,为广大人民营造公平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条件。应加强投资者教育,尤其是风险教育,多渠道开展理财基础知识的普及。应不断优化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保持市场规模的适度增长。 可以预见,随着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日益提高,中国的富民兴邦之路将越走越宽。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