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铸铁桥墩“浮出水面”为考古提供科学依据(图)
来源:四川日报 2007-06-19 09:49:46
汉代的雒江桥铁墩在广汉被发现。昨(17)日,记者从广汉市文物管理所获悉,经过仔细清理,已能确定该桥墩为汉武帝时期制造。根据考古专家判断,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铁桥墩,对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史和古代交通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据广汉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刘军介绍,今年2月,文管所征集到一件铁质柱状文物,上铸有篆书铭文,初步判定为桥墩。4月,著名历史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到广汉市文管所观看了该件文物,由于当时锈蚀没有清理,年号未能判读,初步认定该器物的时代为汉至六朝。5月,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的专业人员对桥墩上的铭文进行了除锈处理,桥墩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记者看到,桥墩呈柱状,上小下大,高1米多。上部中间有宽0.17米、深0.5米的凹槽,凹槽下有一榫孔。此外,左右两侧上下还各有一榫孔。考古专家在仔细辨认四周铭文后,确定铭文应读为:“广汉郡雒江桥墩,重四十五石,太始元年造”。据了解,桥墩发现点位于大件路石亭江大桥南约420米石亭江西岸河滩。文物部门走访了解到,此地原有一座古桥叫老虎桥(音),以前的河床宽度只有现在的二分之一。发现点的桥基在上世纪50年代即被破坏,石板用于修宝成铁路桥,后来采沙又被破坏殆尽。在对岸河滩(隶属旌阳区八角井镇大汉村),考古人员发现了散落的古桥石构件和一条长100余米的石板引道。据了解,几户靠河而居的村民早年曾捡到过7件铁牛,每件长约20厘米,重10余斤,形似水牛。但是在发现桥墩的沙石堆试掘中,除发现少量桥墩外范和一陶片外,没有发现其它遗迹。 考古专家认为,雒江铁桥墩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桥梁、交通、冶炼铸造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对外范结构的初步分析,该桥墩采用失腊法整体浇铸而成。桥墩的发现,证明广汉从西汉起已是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