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毁誉褒贬在东瀛 日本高中生的孔子“论语观”(图)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2007-06-19 09:45:31

孔子标准像

  

    “孔子有‘恋母情结’”?!“孔子是同性恋”?!

    这难道是日本人对孔圣人的看法?是的。不过这是一些高中学生在学习了《论语》后作出的解释。

    高中的《论语》课

    日本文部省(现为文科省)规定,在正式场合,只允许使用不到两千个“常用汉字”。现在的日本学生,如果让他多学点儿汉字,还不如杀了他。但在中学还是设有“汉文”课,也就是解读中国的经典。而《论语》当然是首选。佐久协先生退休前在庆应义塾大学高中教了35年的“汉文”。他不但要在汉文课中每年安排几篇《论语》章节,还为本校高三学生开了《论语》选修课。

    即使是选修课,报名的学生还是不少。因为,在日本人的心目中,《论语》是不朽的名著,是日本人道德与精神的基干。但是上了几次课孩子们就不耐烦了。问他们理由,往往是:孔子弟子们的话高傲而晦涩;对人物的评价、政治抗争、宫廷礼仪,繁琐又难解;不要说读《论语》原文,就是译成日语口语,不另外看注解也无法理解。

    佐久协老师就想,不如就把自己当作孔子,而把学生当作弟子,按着《论语》,侃侃而谈、尽情发挥。这一下子不但引起学生们很大的兴趣,并竟然开始自说自话地“擅解”起《论语》,评论起孔子来了。

    “恋母情结”和“同性恋”

    “孔子有‘恋母情结’”,就是学生们的心得之一。

    其实,早有一种说法:因孔子是“野合”而得,他的“私生子情结”很强,反促其成为道德大师。当然,“野合”是否就是“乱搞男女关系”,本身就很值得怀疑。两千多年前的春秋中原,即使是夫妇,“打野仗”也不足为怪。何况当时有无现代观念的“婚姻”也还不敢肯定呢。但是,现代的日本青少年头脑中,几乎没有“私生子”的概念。在日本,“单母家庭”很多。这包括未婚而孕、离婚丧偶、以及因父亲日夜忙碌而无暇与子女交流的各种形态。这使日本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容易具有“恋母”倾向。所以,在他们眼里,说孔子有“恋母情结”,更加形象,更容易理解。

    在日本,真正的“私生子”不会受到歧视,而“恋母情结”倒是含有贬义。尤其出自女孩子之口,就更要当心。因为现在的女孩子对男朋友最大的不满意往往就是“恋母情结”。当然,这是一种滥用。因为,女孩子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男朋友迟迟不能“离乳”:出门穿什么衣服要由妈妈给选好;好容易给男朋友做顿饭,因为酱汤和他妈妈做的味道不同就不喝,甚至和女朋友约会还要妈妈陪着。所以,“恋母情结”就成了女孩子发泄对男朋友不满的重要口实,甚至还会因此分道扬镳。

    另外,日本人分析,很多中国伟人都可能有“恋母情结”。比如鲁迅、郭沫若等等。

    至于说“孔子是同性恋”,那是指他和最爱的弟子颜回。因为,在情感淡漠的日本社会中生活的高中生们觉得孔子和颜回的关系太不可理喻了。

    颜回死了,孔子哭他的劲头不比寻常:“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首先,“噫”的这种哭法,不要说在日本,现今中国也没有。说是老天不让他活了,实际上是失去恋人,想不开了。而且,孔子悲痛过度,让旁边的人都看不下去了:“子恸矣。”而孔子却反问:这算过度吗?我不为他悲痛(过度)又能为谁呢?(“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这在日本高中生看来,显然是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不平等。对此,他们当然要作出使自己信服的解释如果不是“情人”关系,就到不了这种程度。

    再者,孔子对颜回的赞赏,不但大大超过了对其他弟子,而且是一种心犀相通的,超乎理智的赞赏。如“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颜回不像其他弟子那样在表面上帮助孔子做这做那,而是默默地对孔子心悦诚服。这是情人之间的最高境界。
   

    按性心理学来说,“同志”之间也分为“男角”、“女角”。日本人一定会认为在孔子、颜回一对儿中,猛男孔子是“男角”。(按日本人的研究,孔子是身高1.88米的山东大汉。比中国的“1.76米”、“1.83米”之说都高。)而在孔子身边,整天听着“老公”絮絮叨叨,而不言不语,不提问,不反对的颜回,正是日本最理想的“女性”形象。

    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争论也应该是家常便饭、理所当然的。但只有大智若愚的颜回,为了不伤“老公”的面子,只是在背后向其他弟子解释、发挥老师的教诲,暗地里把一切都摆平(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这在日本称为“内助之功”,也就是“贤内助”的意思。

    颜回早夭,他父亲颜路居然会要求他们父子两代的尊师孔子把车子卖了厚葬颜回。孔子当然推脱了(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这实际上很可能是颜路不满孔子和他儿子的“师弟爱”,故意为难孔子。而孔子心里大概也是明镜一般。

    在日本,爸爸跟女婿不对付;女婿见了岳父就像耗子见了猫,这是天经地义的。只不过孔子是“男”婿而已。

    不过,日本近年来对同性恋的看法,也在逐渐宽松。日本学生怀疑孔子是同性恋,倒也未必有什么贬义。

    《让高中生感动的<论语>》

    佐久协先生出身书香门第。他祖父佐久节就是著作等身的著名汉学家,早在大正年间就为当时的高等学校(相当于大学预科)编写过汉文教科书《论语抄》。时隔近90年,佐久协老师应出版社的要求,编写了《让高中生感动的<论语>》一书。积累了几十年的学生们“歪批论语”的资料,反而成了著书的重要参考。

    《让高中生感动的<论语>》选出《论语》512章句中的377条,用高中生能够明白的最通俗的语言译解。另外还附有中文原文、日本的经典译文,再加上佐久协先生自己独特的讲解。

    比如,“学而篇”中最著名的“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一节,对“有朋自远方来”,作者就认为,“远方来”除了传统解释的地理概念,还可以加上与朋友的书信往来。而“君子”,与其解释为道德高尚的“Number1”,不如理解为独具特色的“Only 1”。这样就更能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人不知而不愠”虽说只是孔子消极的感慨,如果解释为“不要因为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就灰心气馁,跟着我一块儿努力奋进吧”,就更有积极意义。

    佐久协书中这一段的全译是:“要努力学习,但如果不光读书还注重实践的话,那是很有意思的哟!能与意见不同的人交谈,能和朋友交流,不是很愉快吗?不要因为被人看不起就灰心丧气,可以努力做一个独具专长的人嘛!”

    这样解释可能有悖于经典的原意,但是不仅正中日本社会、教育的时弊,还容易得到学生们的共鸣。

    《让高中生感动的<论语>》中也不乏对孔子的正面批判。比如“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日本的经典性解释是“对没有自发学习意识的人,不可教”。但是,佐久协先生根据长年的教学经验,作出了如下的评论:真正的教育是应该致力于启发受教育者的自发性。只要培育出自发性,谁都可以自学成才。强迫灌输知识的教育方法所得到的一定是相反的结果。

    高中生们的戏谑,反映了当今日本社会的状况和学生们所受的影响,而佐久协先生对经典《论语》的现代式译解,也是一种因势利导。正是因为书中种种火花,才使《让高中生感动的<论语>》得到社会,特别是学生们的喜爱。该书于去年7月初版发行后,8个月里增印了10次。(凤凰周刊)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