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航意险暴利终结动了谁的奶酪?
来源:和讯网 作者:李长安   2007-09-27 13:25:33

    近日,保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强航空意外保险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宣布终止原来"每份保险费为20元,保险金额为40万元"的统一规定,将航意险产品开发权和定价权交给保险公司。各界人士为此纷纷预测,航意险的暴利时代行将结束。
    其实,消费者对于航意险暴利的质疑,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但令人奇怪的是,在有关部门监管乏力、大多数乘客又不知情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及其代理机构也就趁机我行我素,使航意险暴利一直维持了多年。
    如今,保监会发布的最新通知,必将对航意险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而市场利益的分配格局也将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在此关注的是:打破航意险市场的垄断定价,究竟会动了谁的奶酪?
    首先,航意险放开定价权,是监管部门的一次自我反省和变革。航意险之所以在很长的时间能够保持暴利状态,跟航意险的行政定价有直接关系。现行的航意险起始于1989年,其后,保监会又在2003年正式以43号文的形式予以正式发布,其中对"20元保40万"的航意险予以了再次确认。这份文件虽然美其名曰"行业指导性文件",但实际上和行政定价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在航空意外事故发生率不断下降的时候,这份文件就成了维护"垄断高价"的护身符。
    令人玩味的是,就在不久前,针对消费者对航意险暴利的指责,作为监管部门兼价格制订者的保监会列举了"航意险这类出现概率小,风险集中度高的极短期产品,其定价除考虑各项成本的支出外,还要提取巨灾责任准备金,安排国际国内再保险分出,以确保足够的偿付能力"等理由,为航意险进行了辩护。然而,仅仅就在几个月后,保监会就出台了终止航意险暴利的新通知。可以说,这是监管部门对价格行政干预的一种自我"革命",也是对价格监管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值得其他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借鉴。
    其次,航意险定价方式的市场化,将改变保险公司的竞争格局。保险公司是航意险市场的活动主体。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市场的飞速发展,以及航空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航空意外事故逐年减少,航意险的利润率也随之"水涨船高"。在高利润率的驱使下,低赔付率带来的高回报让众多保险公司将航意险视为"肥肉",纷纷涉足该领域。而为了占领市场份额,各保险公司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以极低的价格,把保单批发给保险中介公司。结果使自己也成为恶性竞争的"牺牲品"。根据民航总局的统计数字,在最近三年时间里,民航乘客接近4亿人次,即使其中10%的乘客购买,航空意外险收入也已高达8亿元。如果按照"3元保单"计算,只有1个多亿元装进了保险公司的"腰包",近7亿元流向了大小机票代理商、保险代理人的口袋。
    随着航意险市场定价的市场化,将迫使保险公司在降低保费、提高保额、延长保险期间、附加保险责任、开发替代产品等方面多下功夫。此外,保险公司也将按要求进行再保险安排,消除经营航意险时存在的侥幸心理。
    最后,航意险垄断定价的打破,将引发保险代理中介的大洗牌。在航意险实行价格管制的时期,保险中介似乎成了唯一的"胜利者"。他们利用独特的市场地位,对委托人保险公司大搞"代理人控制",从中获得大部分的垄断利润;对消费者又利用信息不对称,肆意侵害消费者的利益。甚至不惜造假售假,对消费者坑蒙拐骗。此次对航意险的市场化改革,将大大增加信息的透明度,而那些不合规不合法的保险中介将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结局。
    当然,打破航意险垄断定价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消费者。不过,鉴于保险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的市场,要真正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仅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还是不够的,政府那只"有形的手"的适当干预,同样必不可少。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