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骷髅香烟”能否让“香火”不再延续
红网   2007-09-13 15:23:45

  相关报告显示,我国一些省市青少年平均吸烟年龄已经降低至10.7岁。为了更好地防止青少年对烟产生兴趣,2010年10月前,中国生产的香烟盒上都将印制香烟警示图标,这些标包括腐烂的肺部、骷髅的头像、漆黑的牙齿等。
  
  “腐烂的肺部、骷髅的头像、漆黑的牙齿”,这些形象无疑极具视觉冲击力,从中我们也看到了政府禁烟的决心和努力。但不知何故,从“骷髅图禁烟”里,我还看到了政府禁烟的无奈、疲惫和技穷。
  
  中国是世界第一烟民大国,烟民数字超过3.5亿,“你的指尖夹着他人的生命”,所以宏观调控确有必要。假若“青少年平均吸烟年龄已经降低至10.7岁”这一报告属实,那控制青少年吸烟已迫在眉睫,绝不能等闲视之。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若任由烟熏火燎,流翠欲滴的花朵,迟早要残谢凋零。那可真是咱泱泱大国不能承受之痛。
  
  所以,我们都可以理解在香烟盒上印制警示图标的良苦用心和现实功用。但若以为“腐烂的肺部”、“骷髅头像”就能成功拦截住青少年对烟的兴趣,那这想法也太天真了。只能说明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这位教授,思维方式的幼稚,他真是低估了现在孩子们的心理承受力了。
  
  若一个骷髅头像就能震慑住成千上万的青少年,让他们对烟草敬之若神避而远之,那不成了道士的一张“XX符”了吗,这显然是极不现实的。不然诸如带有“死亡笔记”之类噱头的东西也不会肆虐校园了。看来我们的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教授也该学点青少年心理学,不然这研究成果转化,就有点隔靴搔痒的意思了。
  
  我一直不懂,为啥我们不采取简单有效,国际通行的办法?比如在销售环节严格执法,将未成年人一律挡在烟草帝国的城门之外,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正本清源吗?还有就是当从社会风习和惯性势力上着力,当人人以见面“‘敬’烟”为耻时,才有可能收到点疗救之效。可我们偏偏遗憾得看到,咱们舍去了正途,误入了旁门,狂热地在些无关疼痒的地方,大施魔法大肆折腾,其实根本没挠到痒处。
  
  就说这次的“骷髅香烟”禁烟运动吧,咱真能把它当成一帖万能的狗皮膏药,指着它药到病除?我看未必,它倒像是给处在发情期的少男少女们的一剂春药,可能会强烈刺激催生着蛰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烟草荷尔蒙”的分泌。
  
  因为当那些手戴骷髅腕表,身着窟窿装的新新人类,见到包装精美,印制着惟妙惟肖的骷髅仿真图的香烟时,只有一个可能——尖叫一声:“骷髅香烟,So cool!”然后扑上烟摊,大肆抢购。估计即使那些不会吸烟的弟弟妹妹们,也会整上一盒。不会抽,你还不允许人家收藏吗?
  
  购而藏之,久而久之,又一个青少年烟民,横空出世了!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