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贪官悔过书已难写出新意
红网评论   2007-09-05 11:11:43
    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正厅级)张绍仓,因涉嫌贪污、受贿案在阜阳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庭审中,在被告人最后陈述阶段,一直沉默不语的张绍仓掏出老花镜,含泪念了长达4页的悔过书,恳求法庭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份悔过书与《检察日报》在2007年5月29日以《“我的错误是在无监督约束下发生的”》为题刊发的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原区委常委、同安镇党委书记朱福忠的悔过书有几处雷同,有抄袭的嫌疑。(9月4日《检察日报》)
  
    悔过书是犯错人为了表示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反省悔悟,并希望今后在大家的监督下彻底改正的一种自我批评性的应用文体。近年来,媒体披露的贪官悔过书越来越多。在庭审中,不少贪官常声泪俱下地念着悔过书,仿佛已认清了一切罪过,自锒铛入狱之日起便要开始洗心革面。然而,众观这些悔过书,我们却越来越难发现新意。
  
    悔过书一般“尊敬”开头,譬如尊敬的审判长、尊敬的检察官等;接下来便是表示感谢,感谢中央纪委、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感谢他们对自己和家人的教育、帮助与挽救等;接下来都表示深知自己罪劣深重,给党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分析原因都是忘记了党和人民的培养,被权力金钱美色所迷惑;最后表示痛心疾首,悔恨交加,追悔莫及,将痛定思痛,深刻反省……从当年李真的悔过书到王昭耀、尚军们的悔过书,到现在张绍仓的悔过书,都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一个调,唯一不同的悔过书最后的签名。
  
    事实上,贪官们的悔过书的雷同问题本身就无法避免。贪官腐败能有什么创意呢?无非是忘记了党和人民的期望;无非是乱用手中的权力,追逐更大的权力、更多的利益、更漂亮的女人;无非是最后追悔莫及。两百年前,清朝巨贪和珅也曾写过悔过书: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辜负九重仁。与现代这些贪官一样,和珅同样悔恨自己没有合理的把握自己的权力。只要权力不受到约束,再有才华的官员也会腐败……人生轨迹一样、官场履历一样、堕落的原因也一样,贪官们的悔过书又怎么会不一样呢?
  
    贪官们的悔过书天然是一种形式主义。一方面悔过书篇篇雷同,毫无新意,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另一方面,悔过书的警示作用有限,老百姓无权无势又不愿意看,贪官们又无暇去看,即使看了也已是“骑虎难下”;更为可怕的是,悔过书甚至还有可能成为贪官们减轻罪刑的挡箭牌。事实上,贪官被抓之后,哪个不是声泪俱下,哪个不是自称法盲,哪个不是想博人同情,哪个不在塑造悔过的形象?
  
    张绍仓的悔过书涉嫌抄袭,我们可以嘲笑他但我们不能责怪他。是啊,悔过书要写出新意是如此之难,让这位长年有秘书捉刀代笔的高官写出有独到见解的悔过书真是勉为其难了。事实上,要让贪官们不再抄袭悔过书,估计唯一的办法是让他们不再贪、不能贪。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