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炼油英雄侯祥麟:大智伟略绘宏图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7-06-16 11:13:12
新中国石油科技事业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以侯祥麟为杰出代表的一代科技工作者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100多年前,马克思发出了这个振聋发聩的经典判断。一百多年后,新中国的炼油技术奠基人侯祥麟,为其作出了生动的注解。 创新之志 “五朵金花”迎风怒放,新“四朵金花”娇娆盛开 2005年6月3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院士座谈会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希望大家自觉肩负起引领科技创新的重任……”耳畔回响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侯祥麟这位九旬老人的心里,激起了阵阵涟漪…… 科学家的使命在于探索未知。从步入科学殿堂的那一天起,“创新”二字便牢牢地定格为侯祥麟的职业信条。“五朵金花”迎风怒放,就是侯祥麟丰厚创造力的表征。 “新技术,深加工”―――为免受制于人,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的炼油政策导向,是要“吃光榨尽”;“三年过关,五年立足国内”―――石油部提出的目标催人奋进。 在此背景下,1962年秋,炼油工业的各路“英豪”齐聚北京香山,共商自主创新炼油新工艺、新技术之大计,最终确立了流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5大工艺技术为主攻方向,并借电影《五朵金花》中美丽的白族姑娘之称,取名炼油工业的“五朵金花”。 石化科学研究院义不容辞,担纲“主攻”。时任副院长的侯祥麟压力重重。 “大到科研方向、方案制订,小到试验环节、材料准备,侯祥麟无不亲自过问。”当年参与攻坚的中科院院士闵恩泽记忆犹新。 “五朵金花”之一的催化重整工艺,在石化工业中举足轻重。但由于需要金属铂作催化剂配料,让科研人员犯了大难。 要知道,铂比金子还贵重,中国无铂,全靠进口。有人认为这么搞不合算,不符合国情。 谁料,平素和气的侯祥麟这一次竟力排众议,坚持用铂。事实证明,正是这一坚持,催化重整技术才喜获突破。 一朵,两朵……“五朵金花”在短时间内一一绽放,开花结果。 到1965年底,我国石油产品品种达494种,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4大类产品产量达617万吨,自给率100%,中国人用“洋油”的历史从此一去不返。 随后,在侯祥麟的辛勤“浇灌”下,继“五朵金花”之后,催化裂解、乙烯裂解炉等4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又横空出世,被誉为80年代新的“四朵金花”。 除了“种花”,实现国产化也是侯祥麟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追求。 侯祥麟始终强调,“中国有一定基础,决不能满足于那种你掏钱、人家给整套装置的‘拿钥匙’!”在他看来,科研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石化工业发展的首要。 侯祥麟的“国产化战役”打得如火如荼:“催化裂解”技术出炉,让世界科技界和石化工业界为之一振;加氢裂化,这项被国外大公司长期垄断的重要炼油技术,实现国内自主研发。 战略之魂 提出“用好一亿吨原油”,倡议“建设节约型社会”,促成一系列重大决策出台 功底深厚,高瞻远瞩,决断果敢―――侯祥麟,这位“科技帅才”在众多科学家眼中,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战略之魂”。新中国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大决策,其间很多都能找到侯祥麟的影子。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原油产量跨过了一亿吨大关。然而,炼油、石油化工、塑料、合成纤维等关联企业,分属石油部、化工部、纺织部等多家管理。“这些企业都以石油为原料,不搞综合利用,怎么得了?”侯祥麟心急如焚:旧格局不打破,石油化工难谋大发展! 受托于中国科协,侯祥麟以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名义,主持百余人论证,写出《关于合理利用一亿吨原油的若干建议》,上报国务院,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视。 此后,侯祥麟又与有关专家酝酿,将石油、化工、纺织三大领域合为一体。1981年,在他们的推动下,国务院批准将原来分属各部、各地的8家企业联合,组建上海高桥石化公司,首开资源整合风气之先。两年后,党中央、国务院再出“重拳”,批准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由侯祥麟兼任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 “让中国石油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石油。”这是侯祥麟多年的夙愿。作为一个大国的战略科学家,侯祥麟心系祖国,目光却放眼全球。 1983年,兼任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的侯祥麟,率团出席第十一届世界石油大会。十年之后,在侯祥麟的竭力争取下,中国申办第十五届世界石油大会喜获成功。 一个战略科学家,必须具备前瞻能力。上个世纪70年代末,时值全球性能源危机,油价直线上涨,形势尤为严峻。作为石油部副部长,侯祥麟审时度势,组织各路专家研究制定出《挖潜增效节能十项措施》,推至全国,我国炼油工业技术水准因此跃升了一大步。 然而,经济发展越快,能源承受压力就越重。节能问题,渐渐浮出水面。 2005年2月27日,春寒料峭。30多位工程院院士围绕建设节约型社会热烈讨论。其动因,正源自侯祥麟向中国工程院提交的《节约型社会初步探讨》建议书。4天后,侯祥麟和3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撰文在媒体上大声疾呼:建设节约型社会,刻不容缓! 如今,看到这一问题举国重视,全民动员,侯祥麟倍感欣慰。 作为战略科学家,侯祥麟的视野决不只盯着自己的本行,他更喜欢谋“大事”。中国工程院的诞生,便有其一功。 早在1955年,侯祥麟便被选为第一批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即院士)。然而,与基础科学相比,当时很多人对技术科学知之甚少。侯祥麟深感我国对技术科学重视不够。于是,他联合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张维、罗沛霖5位科学家共同向中央倡议:建立一个以工程技术专家为主的国家级学术机构。 多次呼吁,各方努力。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侯祥麟也荣选首批院士和院士主席团成员。 求实之风 敢于直言,不违心、不迎合、只唯实 侯祥麟天生一个“认死理”。有人说,这也许是他成功的一大秘诀。 “文革”之初,任石科院副院长的侯祥麟对一位技术人员的论文十分推崇―――“规范、严谨”,公开表扬,同时他批评有的人写文章“穿鞋戴帽”:“我们是科技工作者,科学研究应该严谨务实,不要搞这些虚头。”“八小时内出不了科学家,要全身心投入科研中去,时刻琢磨。”……作为一个当年冲破重重阻挠回国的老党员,侯祥麟始终认为,对党、对祖国的热爱,无需大吹大擂,而要深藏于心。 不久,侯祥麟就被扣上一顶“只专不红”的大帽子,但他无怨无悔。 到了“文革”中期,侯祥麟仍不“吸取教训”。 石油部一些受到极左思潮影响的技术干部,提出了炼油工业搞“十大会战”的目标,明显违背科学常识。然而,迫于形势,很多人不敢明言反对。上级指示,“十大会战”之争由他解决。 侯祥麟和各会战点负责人及一些技术人员开会商讨。“你们别怕,要撤也跟你们无关,我来负责。反正我挨的批多了,再多一次也无妨。” 大家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松了下来……很多不合理项目由此下马。 话不多,但从不说空话、套话―――侯祥麟敢于直言。 在工作上,鲜见侯祥麟发脾气,但依然有很多人怕他,“因为他可能会问得你心里发毛。”中科院院士李大东笑言,“你很难‘蒙’他!” 求实之风,不光限于科研。对人的问题,侯祥麟同样如此。 在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人选时,一向重视基础研究的侯祥麟,竟推荐曾任兰化公司总经理等职的林华,让很多人颇感意外。 “要多吸纳一些实践经验丰富、贡献大的人进来,不要光盯着学术论文和专著。” 即便对朋友,侯祥麟的尺度也从无“误差”。 有个和他私交不错的老教授,资历颇深,但指导的研究生成绩不佳,参评博士生导师时,作为国家学位委员会化工评议组组长的侯祥麟,毫不犹豫地投了反对票。 不违心、不迎合、只唯实,侯祥麟一生如是。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