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宏观经济“退烧”是否有新药方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鲁宁    2007-08-14 11:03:35

    7月份国内CPI指数昨日上午公布,同比涨幅5.6%。宏观经济持续“低烧”,各种“退烧药”一直在吃,效果不够显著不说,“低烧”还有向“中烧”发展的趋势。

  考虑到经济市场化程度、经济结构、金融环境等宏观经济运行的约束条件今非昔比,社会各界乃至普通民众,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及物价走势的敏感程度同样今非昔比。 
 
    以股市为例,昨日上午10时至10时30分,闻CPI指数出炉,沪指即刻经历一波急速跳水,幸亏有关方面有心理准备,一只隐隐约约的“手”旋即组织巨量资金托市,沪指才重新逐波拉起,并撑至昨日下午以较光鲜的红盘收市。

  为配合宏观经济“退烧”,更为稳定人心,媒体配合政府及时担当正面引导责任。8月11日,虑及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导致美欧和亚太股市大幅跳水,其冲击波可能对国内股市产生“余震”,新华社及时发表《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长篇述评力挺股市。8月12日,新华社再次出手,发表《货币“组合拳”如何影响国计民生》,为央行接下来可能续推新的货币政策作舆论铺垫。到昨天,《人民日报》同时发表《正确认识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及《当前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我们要冷静看、辩证看》两篇长文,既对CPI破“5”作出解读,又试图疏缓民众担心通胀失控的紧张情绪。

  倘若人们在此时此刻回眸7月份以来,政府为缓解百姓对物价问题的担忧,接连密集出台一系列“抑胀”举措,再结合本月初以来国内股市运行中种种“有趣现象”,以及那只隐隐约约不时出击的“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判断,对如何为宏观经济“退烧”,民众担忧、政府也睡不成安稳觉。进一步分析,政府的调控目标与社会的期待,尤其是民众希望稳定物价的期望是完全一致的。

  民心定,社会安。要确保民心定,近期尽快稳定物价最重要。稳物价,“退烧”是前提也是过程。一段时间来,置于客观公正立场,早报和社会主流舆论一样,对政府的“退烧”举措始终予以正面肯定。可人们在肯定政府尽责尽心的同时,心头的疑虑同样挥之不去,甚至疑虑仍在积累和放大:为何开出了一个又一个药方,甚至采用“组合拳”连环出击,而“烧”却始终未见消退呢?

  厘定原委,也许我们得用历史的眼光,拿1990年代中后期的那轮宏观调控作对比,看看此轮调控与彼轮调控有何大不同。从病因分析,上回“发烧”,主要是投资拉动和政绩驱动,重复建设之特征非常明显。这回“发烧”,主要祸首是流动性严重过剩,夹杂和伴随楼市发烫、股市火爆、外贸顺差增速过猛、资源环境矛盾突出、节能减排压力、人民币汇率之争、加息减税等一系列以往“发烧”时未曾出现过或刚露点苗头的复杂因素。再加上国内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仍处于艰难转型阶段,使用行政手段,效果已大不如从前,使用市场手段,市场自身机理还很不完善。形象点说,靠单一吃“西药”或“中药”,均出现了很大的抗药性抑或呈“异体排斥”状。再说CPI,同样表现为蹿升,以往主要呈成本拉动型,这回主要系资产价格上涨型。因此,我们不能不问:“退烧”是否还有新药方?

  媒体是宏观调控的报道者,也不是经济学家或政府职能部门,我们无力担当“退烧”的医生,开不出“退烧”的新药方。然而,新药方一定有,它来自于对“发烧”之病因更深入的认知,缘于对原有退烧药及新开发退烧药的“辨证施治”。新药方究竟是些什么药,我们相信政府不会让社会和百姓失望。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