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坛中国风 中港漫画双雄会(图)
来源:人民网 2007-07-31 09:51:55
在嘉宾主持欧阳应霁的引领下,两人激情碰撞,从自身在海外发展的彪炳成绩谈起,就近期本土漫画新浪潮在海外异军突起及国际漫坛的“中国热”现状和如何与国际接轨,进军海外市场的展望等议题深入探讨,同时还就两岸三地动漫市场的迥异以及创作氛围进行比较,此外也对本土漫画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传统绘画技法在新漫画创作中的作用做了沟通交流,并就自身创作源泉和动力以及对于漫画家职业化交换了彼此的看法。 BENJAMIN则自我介绍是第一次参加“香港动漫节”,对其非常期待,因为觉得香港的动漫氛围比内地浓烈,而且作品的本土风格比较突出,很想了解香港业界是怎样运作的,他坦言内地的漫画家的影响力都还不足够,内地动漫节上的展品还是日本漫画的周边比较多,在这方面,香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为其动漫产业链已经有一定的规模。 BENJAMIN在内地原创漫画界里算是个“怪才”,其代表作是《夏天没有的花》,这部作品奠定了他以后的作品风格,并使其一跃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作者之一,其后与漫友文化合作推出个人画集《ONEDAY》以及《BENJAMIN电脑漫画技法》,2004年更凭作品《没有人会飞没有人会记得》,一举夺得了第1届金龙奖最佳故事漫画金奖,同年与漫友文化合作推出了他个人漫画生涯的第二本单行本《记得》,一年内数次加印,市场反馈良好。 2006年初,《记得》作为第一本法文版的中国漫画出现在世界最大的漫画出版业集会法国安古兰漫画节上,而此前在法国和整个欧洲,已经有20多年没有出版过中国画家的画集,更从来没有出版过中国漫画家的画集,该作非常受法国人的欢迎,以至于安古兰漫画节尚未结束,便已二次加印,成为继日本漫画引入法国之后新的畅销奇迹,其后更畅销瑞士、法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及马来西亚等地,在谈及该作的成功时,BENJAMIN说《记得》是中国新漫画第一次进入法国,被法国最大连锁漫画书店FNANCE评为最受欢迎的漫画,没有给中国新漫画丢脸,而作为艺术家,更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虚心态度,同时应该利用能掌握的资源,把更多的中国艺术家介绍到世界上,给更多优秀的中国文化以推广的机会。 今年6月,李志清凭《孙子兵法》漫画版一作,击败了26国的145个参赛者,获得了日本外务省创立的第一届国际漫画奖的最优秀作品奖,该奖系由钟爱漫画的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提议设立,旨在褒奖全世界范围内对漫画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漫画家,发现并奖励日本以外国家的漫画新秀,同时也为推动日本的文化外交政策,同时首届“国际漫画奖”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的麻生太郎称这个奖是漫画界的诺贝尔奖,而李志清《孙子兵法》一作获得了评审团的一致好评,中国式水墨画风因此引起业界注目,并对日本漫画界有一定冲击。在谈及获奖感受时,李志清说《孙子兵法》漫画的获奖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首先,这部中国古典名著本身蕴含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元素;其次,他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传统毛笔和相关技法,使画面更富于表现力。 BENJAMIN以瑰丽的色彩、完美的人物形象塑造、充满个性化的画面气氛营造,一扫国内漫坛的沉闷局面,为内地动漫的时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他还涉足小说创作,推出《地下室》和《我们去哪儿》,成为畅销小说作家和大陆最畅销漫画家,被喻为“左手写小说,右手画漫画”,而与徐克共同打造的《七剑》漫画版海报更使他成了焦点人物,其后他与法国小潘出版社合作推出法文版《橘子》和《一天》,并受邀赴法在巴黎等城市进行巡回签售,《橘子》更成为法国最畅销的中国漫画书,BENJAMIN称只有身为作者,才能明白打动了读者的那种快感,同时也想让其他国家的人看到,中国真的有自己的高水平的漫画。 而关于插画创作,BENJAMIN称,香港的氛围也比内地要浓烈,而且形式多元,水平在国际上也是顶尖的,而内地画插画的人虽然非常多,但职业化水平普遍不够高。在谈及个人的创作计划时,他说插画只是其一小部分的工作,目前的重点还是小说和漫画创作,而如果有机会的话,非常期待能到香港向高水平的同行学习。 李志清则说,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崇高的理念,像电影和小说一样,能够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好的漫画作品是不分时代,不分国界的,它们可以超越这些因素而存在,能吸引各个国家、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当记者提及李志清的作品在国内也相当受欢迎时,他也希望有机会能到内地进行文化交流。 新闻发布会当天香港漫画大师、香港动漫画联会会长黄玉郎同时携中国插画天后阮筠庭及中国金牌插画师SHEL两位美女漫画家登场助兴。(文/赖春晖)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