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一场暴雨为何让人类成了岸上的鱼?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作者:单士兵   2007-07-20 10:58:52

    一场暴雨,竟然就酿成一次大灾。随之,是家园的凋敝,是财产的侵蚀,是民生的苦难,是对人类生命的无情剥夺。这样的悲情,此际正在一些地区上演……先把目光投向济南——7月18日这天下午,一场持续3小时的大暴雨,造成当地大部分路段交通瘫痪,造成人员财产严重损失。 
  
    据初步统计,25名市民不幸遇难,6人失踪,142人受伤;而截至18日16时,重庆暴雨天气已造成该市500余万人受灾,42人死亡、1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4亿元。(7月20日新华社)

  天灾的魔影总是不期而至的,而且,还不断改变着形态,暴雨,只不过是其中一种方式而已,但一场暴雨,就剥夺了数十条生命,带给我们的恐怕就不能只是天灾无情的伤感,更多的还应该是教训,是自省。

  以济南为例,这场为时3小时的暴雨,让省城低洼地区大量积水,造成多种事故频繁发生,25名市民遇难,此外还有许多失踪与受伤人员,这还只是初步的统计。我注意到,面对这样的灾害性天气,有关人士只是不断地强调这场暴雨的“突如其来”,强调这场暴雨3小时的降水量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大值”。对此,一语以蔽之,即强调,一切都是天灾使然。

  由此,笔者不禁想到,这些年,每至天灾发生,我们常听到的一种说辞,就是什么“百年未遇”、“出乎意料”之类的理由。难道说,此前没有发生过,难道就是“想不到”的理由?还是对“可能发生的灾难”想到了,但是还缺乏具体的合理的应对制度和操作措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灾情扩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灾害天空下无数的角落里,有太多的生命在无助地守望?

  事实上,现代社会必须强调应急管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早就强调过,“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是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然而,现在我们很多城市,尽管针对种种灾害性天气,也有所谓的应急预案,可惜的是,这些预案,要么是不完善、不周全的,要么是停留在文本上,是为了应付检查而预存的,而不会真正走进生活。于是,一旦灾害性天气发生,应急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力总是很难到位,相关的应急机制总陷于失灵。

  于是,一场暴雨,就成了夺命的天灾,发生这样的无情现实,也就不足为奇了。试想,没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应急机制和物资准备,又怎么可能对这样灾害性天气下的单位和个人的生产和生活进行有效的调节,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救助与服务呢?

  一场暴雨,让济南失去了25条生命;同样是最近的暴雨,重庆也被夺走了42条生命。而在这些生命之外,还有更多的民生苦难与悲情。我们不知道,诸如此类的灾害性天气,明天还会降临在哪个城市。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