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西方人士爱炒作中国航母 专业水准难以恭维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2007-07-17 10:46:34

    “中国航母”成了西方人士最爱“造”的新闻词汇,有的人借此出名,而有的人更是别有用心

    据香港《星岛日报》7月8日报道,加拿大汉和防务情报中心的研究人员平可夫日前宣称,“该中心已得到信息,显示中国的航空母舰工程已展开”。在此之前,西方媒体曾多次发表“中国已经拥有航母”、“10年之内,中国将拥有4艘航母”等惊世骇俗的猜测。此次汉和防务情报中心则又为“中国航母”“规定了”服役年限,声称“航母将最快于2009年服役”。

    靠炒作“中国航母”出名

    几年前,“加拿大汉和防务情报中心”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民间机构,但它的创始人安德烈·平可夫,如今已成了“名声”在外的“国际军事专家”。平可夫原名张毅弘,是一个出生于云南,毕业于昆明一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中国人,在日本留学数年后,移居加拿大,在多伦多创办了汉和信息中心。日本留学打工期间,他找到了赚钱和出名的“捷径”,那就是迎合当时西方大肆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的热潮,捕风捉影地披露“中国军事内幕”,他的名字开始大量出现在日本报纸上。在建立“汉和防务情报中心”后,其杂志《汉和防务评论》更是通过热炒“中国航母”等热门题材一跃成为所谓“知名”军事杂志。

    当然,热炒“中国航母”的更多的是“真洋人”,包括发表《中国的航母雄心:从传闻中寻真相》而一举成名的英国“军事专家”伊安·斯托里;杜撰《中国航母计划最新情况》的“美国战略分析家”理查德·费舍尔;以及日本“军事家”多田智彦、澳大利亚“海洋战略专家”萨姆·巴特曼等等。

    此外,最爱炒作中国航母的西方媒体,要属美国《华盛顿时报》,该报甚至仔细帮忙分析“中国需要航母的几大理由”。其他如美国《防务新闻》、合众国际社也紧跟各类中国航母传闻。

    专业水准难以恭维

    尽管西方的这些“军事专家”在谈到“中国航母”时无不显得“底气十足”,但实际上,这些充斥着“独家报料”的所谓分析文章,其专业水准实在是令专业人士难以恭维。

    早在几年前,英国赫尔大学历史系毕业的伊安·斯托里就宣称“中国第一艘航母已于2003年完工,排水量为4.8万吨,可搭载24架战斗机,每艘造价48亿元人民币”。当然,现实已经给了这位历史系毕业的“高材生”最好的批驳。

    中文系毕业的平可夫还发表过著名的“中国水泥航母威胁论”,他在《汉和防务评论》上称,中国在上海青浦建造了一艘与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一模一样的水泥航母,“甚至连跑道的划线比例、方式都与美国航母完全一样,甲板上还有几架类似歼-6外形的战斗机模型”云云。其实那不过是上海公园里的一个游乐设施,可见平可夫惯用自己的“文学想像力”来写此类新闻。

    害怕中国强大心理作祟

    中国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黄强此前在记者会上已表示:“中国具备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但具体什么时候制造还没有定。”但是,随着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的稳步进行,近年来,这些所谓的西方专家不断地制造这些中国航母新闻,以迎合西方媒体不断宣扬的“中国航母威胁论”。

    目前中国是安理会五大国中唯一没有航母的国家,日本、印度等周边国家都已经或即将建造自己航母。为何一个暂时没有拥有航母的国家反而被恶意贴上“航母威胁论”的标签了呢?这恐怕还是西方人士害怕中国壮大的心理造成的。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