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仁而富” 病态财富观应及时矫正
来源:《广州日报》 2007-07-17 10:31:42
宋绍柱在《学习月刊》撰文指出,当代人财富观存在畸变失衡现象,富人群体财富伦理观严重缺位,主要体现为“不仁而富”和“为富不仁”。“不仁而富”。主要是说财富的来源和增值方式的“非正当性”和“不道德性”。如以手中掌握的行政权力为资本“寻租”,或凭借与当权者的“裙带关系”、借助权力之威谋自己私利;利用政策法规的漏洞和缺陷,置他人和社会利益于不顾,非道德地敛财。等等。“为富不仁”。主要是指一些富人,缺乏同情之心、仁慈之举,或者仗富奢侈、挥霍损害他人尊严和健康,甚至是生命。 与此同时,贫困群体财富伦理缺失,主要体现在对财富的畸形追求和对富人的仇视心态上。表现有两方面,一是脱贫求财的畸形追求,二是频发的社会“仇富”现象。 现代社会文明是建立在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和享受财富中实现的,为实现财富赋予人类幸福和发展的目的,必须使民众形成健康的财富观念,使“阳光财富”拥有者的权利得到保障,使问题富豪受到正当的惩诫。那种病态的财富观,应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校正。(文辑) |
| 相关文章>>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