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文化 | 专题 | 评论 | 展览 | 娱乐 | 动漫 | 人物 | 品牌 | 经营者
文化名人 | 财富人生 | 方盛品牌城 | 网络学院 | 文化高峰论坛 | BLOG | 论坛 | 传媒联盟
薄一波子女声明的“微言大义”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作者:代福华    2007-07-16 10:07:34

    针对近日网上流传的前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薄一波同志去世前期的所谓《薄一波十九次讲话》,薄一波子女发表声明,声称该文纯属谣言。(见7月15日《新京报》)

  一百多字的简短声明,质朴的言语表达,没有“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等类似铿锵之词,但却动摇了谣言的根基。可以想见,随着此声明的发表,谣言必将不攻自破。

  薄一波子女的声明还体现了更深层次的“微言大义”:信息时代,应让信息沟通成为解决诸多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首选方式,而不轻易动用警察权。这昭示了中国民主的进步。

  《薄一波十九次讲话》谣言涉及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因此,该谣言从小里说是薄家私事,从大里说则是国家重要公事。所以,应该说这一谣言区别于娱乐炒作,是捅了“马蜂窝”的。在我们这个政治主导型国家,在一个惯用警察权的国度,一旦出现类似谣言,其通常的处置方式是首先防止谣言“谬种流传”,甚至运用行政强制手段,如网上屏蔽、禁止传统媒体刊登等,接着便是严厉追究造谣者及传播者的法律甚至刑事责任。退一步而论,即使是薄家私事,他们也完全可以利用其家族的影响采取法律手段,甚至也可以要求公权(警察权)介入处理此事。

  但出人意料的是,国家也好,薄家也罢,均未选择借助于警察权处理此事,而是由薄家子女以一份阐明事实真相的私人声明方式来应对——网上谣言尚在,但却已显苍白。试想,如果采取警察权处理此事,其效果如何呢?非典期间封锁消息而导致谣言四起等就是前车之鉴。消息的封锁必然导致公众的种种猜疑,势必给谣言传播提供适宜的土壤,根本不如开诚布公疏导,即借用现代媒体平台,采取“信息对决”的方式解决问题。

  近年,政府经常采取类似的处理问题方式。例如,前些时候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能够放下身段以普通时评者的身份“舌战群儒”,而不是利用公权打压舆论;年初,针对媒体对春运票价上浮的质疑,铁道部旋即宣布春运票价不再上浮的决定,民意与政府机关决策良性互动,而不再抱着“党和政府永远是对的”这种态度,“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如果说单纯某一事件具有偶然性的话,那么,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事件则足以充分说明,民意觉醒时代到来了,国家顺应民意,从而推动了民主的进步。

  薄一波子女的声明体现了政府的克制和理性,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希望政府能够发扬这一风格,在决策时多问计于民,在处理事件、解决问题时,首选对话沟通的民主方式。

 

| 相关文章>>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网站动态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版权说明 | 隐私权保护 | 专家顾问 | 法律顾问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101101
上海电话:021-62681277(总机)   传真:021-62681277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方盛文化传媒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1 方盛文化传媒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1)0685-07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上海方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传媒联盟:方盛艺术品收藏网